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印中非官方交流似解凍 是否牽動台印關係引關注

印度與中國恢復「正常關係」預料仍有一段長路要走,但跡象顯示,兩國之間的非官方交流已出現解凍跡象。印度與台灣的關係是否會因此受影響,是未來觀察重點。

中央社新德里特派員林行健

2024/1/21 09:59(1/21 10:34 更新)

圖為印度國旗。(圖取自Unsplash圖庫)
圖為印度國旗。(圖取自Unsplash圖庫)

2020年6月中旬,印度與中國的邊界部隊在加萬谷(Galwan Valley)爆發衝突,印方20名士兵喪生,中方傷亡人數不明,印中關係自此陷入緊繃。印度外交部長蘇杰生(Subrahmanyam Jaishankar)多次強調,唯有在邊境情況恢復正常之後,兩國關係才可能「正常化」。

印度外交部發言人賈斯瓦(Randhir Jaiswal)8日在每週例行記者會上重申,印中關係「並不正常」,雙方仍繼續透過軍事及外交管道進行談判,處理邊界爭議。

印中兩國在外交與軍事上的緊繃關係,過去4年間持續擴散到其他領域,印度嚴審來自中國的投資、嚴查中資企業逃漏稅情形、禁用200多個中國手機應用軟體及中國網站等。

由於中國公民申請印度簽證困難,一些在印度營運的中資企業只好轉而聘請台灣人,來填補幹部荒。此外,兩國政府也透過以停止延長到期簽證的方式,達到驅逐彼此的外派記者之實。

然而,根據印度時報(Times of India)的報導,一批中國學者上個月前往印度中部的聖雄甘地國際印地語大學參加工作坊,並參觀了當地的印度神廟;另有印度教育界人士最近也告訴中央社,多所印度高等學府已開始接待來自中國的學者團,顯示印度透過放寬入境管制,逐漸鬆綁了與中國之間文化與學術交流。

另一方面,雖然目前已無中國記者派駐在印度,但一名要求不具名的印度記者透露,1名曾是新聞工作者的印度智庫學者,最近取得中國簽證,訪問了中國。

此外,一名台商也透露,印度政府已准許取得印度政府「生產激勵計畫」(PLI)補助資格的外商,申請外籍幹部配額,其中也包括中籍幹部在內。

值得注意的是,中共官媒《環球時報》2日刊登復旦大學教授張家棟的文章,稱印度和4年前相比,經濟發展和社會治理取得突出成就,大國戰略從夢想走向現實,官媒態度由批判貶抑印度改為稱讚肯定。

而印度國防部長辛赫(Rajnath Singh)10日回應這篇文章時提到,印度希望與所有鄰居和睦相處。

有觀察人士認為,印度與中國逐漸恢復交流,目前雖僅止於非官方層面,但未來是否可能擴及至其他領域,以及印度是否會變更整體戰略思維,除將牽動印太地緣政治走向之外,也可能影響台印關係發展。

這位人士舉例說,若中國重新向印度派遣中文教師,則目前在印度多所大學運作的台灣教育中心勢會面臨壓力,因為中國一般都會採取金錢攻勢,包辦中國教師的薪資,而台灣則基於合作精神,由印度方負擔台灣教師的部分薪資。

印度與中國作為亞洲兩大崛起力量,恐難避免利益衝突,雙方各自實力、歷史經驗、對彼此的認知及戰略目標等都會影響雙方互動及戰略抉擇,關鍵在於雙方互動是以良性競爭或是惡性對抗來爭取利益。

觀察人士認為,從地緣政治來看,兩國目前在南亞區域的交手仍是零和賽局,馬爾地夫(Maldives)新總統穆伊祖(Mohamed Muizzu)為與中國交好,而要求印度政府撤出駐軍及停止水文調查合作,就是一例。

中國是印度世仇巴基斯坦的好友、印度則是被視為抗中同盟的「四方安全對話」(Quad)的一員,兩國也都在爭奪南方世界的領導權,這些政治現實難讓印度與中國成為「天然夥伴」。

雖然如此,已有部分媒體人和學者開始鼓吹印度應恢復與中國的交往。

台印同屬民主國家,且共同面對中國存在的事實,應鞏固互信基礎、務實發展友誼。觀察人士認為,台灣現階段除繼續強化與印度之間的民間交流之外,還應爭取印度菁英份子及輿論,支持台印關係與印中關係脫鉤。(編輯:陳承功)113012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