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2023得主成就一次看懂 研究mRNA催生疫苗、為伊朗女權奮鬥
(中央社網站)諾貝爾獎2023年得主全數出爐,有研究mRNA、在疫情下拯救無數性命的英雄、微觀世界領域的開拓者,也有正在坐牢的伊朗女權與人權運動人士。以下整理醫學、物理、化學、文學、經濟學、和平獎得主的獲獎原因:
醫學獎-核苷修飾
卡里科(Katalin Kariko)
魏斯曼(Drew Weissman)
最初的疫苗是使用已經失去活性或弱化的病毒刺激身體免疫反應,讓人體在染病前就能有保護力。數十年來開發出載體疫苗、次單位疫苗等不同類型疫苗,但共同的限制是疫苗所需的病毒、蛋白質或載體細胞都需要大規模的細胞培養,無法快速生產。
1980年代,無需細胞培養即可產生信使RNA(mRNA)的體外轉錄技術出現,將mRNA用於疫苗和治療的想法也開始興起。然而體外轉錄的mRNA不穩定且難以傳遞,也會讓人體起嚴重的發炎反應,mRNA因此被學界視為「看不出潛力」的冷門學問。
卡里科與魏斯曼注意到人體樹突細胞會將體外轉錄的RNA視為外來物質,產生發炎反應,但對細胞轉錄的RNA卻不會產生相同狀況。他們的研究發現,當mRNA上的鹼基經過化學修飾時,發炎反應便幾乎不會發生;成功突破過往mRNA技術限制,奠定後來的mRNA疫苗基礎。
物理獎-極短光脈衝
亞谷斯蒂尼(Pierre Agostini)
克勞斯(Ferenc Krausz)
呂利耶(Anne L'Huillier)
電子的變化過程往往只有十分之幾阿秒,阿秒是10的負18次方秒,相當短的時間單位,想要觀察電子變化的過程,就需要特殊工具。
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3位得主透過一系列實驗,產生出極短光脈衝,可以用於觀察原子或分子內部電子運動或能量改變的過程,就像是製造一台快門極快的相機來捕捉這些畫面。
這項成果不僅讓人們理解電子的變化,有助日後實現更高速的電子操作元件;阿秒光脈衝還能用來識別不同原子,應用在醫療診斷。
化學獎-發現量子點
巴汶帝(Moungi G. Bawendi)
布魯斯(Louis E. Brus)
艾吉莫夫(Alexei I. Ekimov)
當物質縮小到奈米尺寸時,就會出現量子現象,物質的顏色、熔點等特性會因為物質大小而有變化,這些尺寸僅數奈米的微小粒子被稱為量子點。2023年諾貝爾化學獎的3位得主,便是發現量子點並成功合成的科學家。
其實物理學界很早就認為奈米粒子會出現量子效應,但受限於技術無法製造出這麼小的粒子。直到1980年代,艾吉莫夫利用有色玻璃證明了因為量子效應,粒子大小會影響顏色;幾年後布魯斯藉由硫化鎘溶液證明此事。
量子點如今被應用在LED燈、電視螢幕等,另外量子點會發光的特性,也被用來做為外科醫生切除組織時的指示標記。研究人員認為,量子點未來可在微型感測器、太陽能電池、加密量子通訊等領域發揮作用。
文學獎-為難以言喻之事物發聲
佛斯(Jon Fosse)
佛斯1959年在挪威出生,7歲時發生一次意外差點喪命,影響他日後寫作。他在大學時期學習比較文學並開始創作,他的第一部小說「紅、黑」於1983年出版,第一部戲劇「我們永遠不會分開」於1994年上演,他也寫詩歌、兒童文學及散文。
2010年,佛斯奪得「易卜生國際藝術大獎」,在國際文壇受到矚目。他的作品兼具詩意和荒誕特色,並高度關注人際疏離等社會現象。他把語言的本質、個人的挪威背景,以及現代主義之後的藝術技巧融合,他的小說有著精簡的風格,被稱為「佛斯式極簡主義」。
頒發文學獎的瑞典學院表示,佛斯透過創新的戲劇和散文為難以言喻之事發聲,因而受到表彰。
挪威現有2種官方語言,佛斯以較少人使用的「新挪威語」寫作。他認為這座獎是對新挪威語及推廣新挪威語運動的認可,並將獲獎歸功於語言本身。
和平獎-提倡女權反對死刑
穆哈瑪迪(Narges Mohammadi)
今年諾貝爾和平獎由長期致力女性權益、人權運動、言論自由工作的伊朗記者穆哈瑪迪獲得殊榮。
現年51歲的穆哈瑪迪投身反對強制婦女戴希賈布頭巾和反對死刑的維權運動,為此付出極大代價,德黑蘭政權逮捕她13次、5度將她定罪,共處以31年徒刑和154下鞭刑。
穆哈瑪迪也曾揭露女獄友慘遭毒打的案例,指控伊朗政府有系統地虐待女性,受害者涵蓋未成年少女到70歲婦人,呼籲各界一同阻止伊朗政府的暴行。去年9月庫德族女子艾米尼遭道德警察逮捕羈押後死亡,引爆伊朗全國抗議風潮,穆哈瑪迪當時也在獄中聲援抗議。
獲獎當下,穆哈瑪迪仍身陷囹圄。挪威諾貝爾委員會主席賴斯-安德森表示:「如果伊朗當局做出正確決定,他們將會釋放她。這樣她就能在現場接受這項榮譽,這也是我們主要的期盼。」
瑞典媒體分析,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可能為穆哈瑪迪帶來益處,但也可能讓她在獄中的處境更加艱難,必須持續追蹤關心。
經濟學獎-研究女性收入與勞動市場
戈丁(Claudia Goldin)
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由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戈丁獲獎,以肯定她對於促進女性勞動市場理解的成就;她也是經濟學獎歷來第3位女性得主。
瑞典學院表示,戈丁首次全面性描述了幾個世紀以來女性的收入和勞動市場的參與情況。從她的研究可看出,女性參與勞動市場的趨勢並非直線上升,而是呈U型曲線。19世紀初,隨著社會從農業社會進入到工業社會,已婚婦女的勞動參與率逐漸下降,到了20世紀初,服務業開始發展,已婚婦女的勞動參與率跟著上升。戈丁解釋,這種模式有關婦女對家庭責任的結構變化與不斷演變的社會規範的結果。
戈丁表示,這項殊榮是對研究勞動力的女性經濟學家的一大肯定,「諾貝爾是非常重要的獎項,不只對我,對於許多在這領域工作及試著了解為何有這麼多變革的人而言,都是如此」。不過她也指出,兩性在薪資上仍有很大差異,美國女性在教育程度上已取得重大進展,「但在很多場域的升遷機會及薪資則尚未如此」,她將此落差大部分歸因於「市場形勢、家庭與家人間的互動」。(編輯:林傑立、邵曉潔)1121010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