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首部國家安全戰略 看德國如何視北京為競爭者
推薦閱讀
這份文件逾70頁,涵蓋國防、能源和供應鏈安全、防災、氣候變遷等面向。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在記者會表示,「沒有安全,就沒有自由、穩定和財富」,可見俄國出兵以來,德國的施政重點已從經濟轉為地緣政治,「在可預見將來,俄羅斯是歐洲和大西洋地區最大的威脅」。
值得注意的是文件提到中國6次,除了重提歐盟為雙邊關係定調的「夥伴、競爭者、體制對手」3定義,還強調「近幾年競爭和對手的成分增加」。正如德國外長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4月首訪北京後所言,中國對外更強硬和具攻擊性,對內壓迫程度更勝以往,既然中國不一樣了,德國也有必要調整作法,從過去相信貿易可促進中國的開放,調整為減少依賴和強化供應鏈的韌性,以降低風險為目標。
首先,「競爭」指的是彼此在產業和資源的競爭關係。中國多年來是德國最大的貿易夥伴,但俄國出兵讓德國突然警覺,貿易的相互依存關係恐怕無法阻止戰爭,甚至可能被當成把柄,結果付出高昂的代價。
一名記者因此詢問,如果中國突然停止出口重要原物料給高層拜訪台灣的歐洲國家,德國該如何因應?
貝爾伯克回應說,貿易和產業鏈的安全是國家安全的核心,我們應該自問,如果原來的貿易夥伴再也不可靠怎麼辦?具體做法是重新檢討所有的進口原物料,例如太陽能、風力、藥品、電信設備等對中國依賴程度特別高的產品,如果程度高到危害國安,減少依賴就有必要。
她還舉電池的原料鋰為例,指出鋰礦不在中國,但提煉主要在中國,如此重要的原料不應完全依賴中國。德國減少依賴的方法是與鋰礦所在國合作,就地提煉,如此既符合這些國家的利益,又能提高本國產業鏈的安全。
在政治體制和地緣政治,柏林視北京為「對手」,文件提到「體制對抗」6次,指的是西方民主國家與俄羅斯、中國等獨裁國家在體制的對立。
值得一提的是這份文件直接點名中國的部分,批評中國「透過各種途徑重塑建立在規則的現有國際秩序」、「謀求區域強權,愈來愈具侵略性,行事再三違背我們的利益和價值」,以致「區域穩定和國際安全逐漸受到壓力,人權不被尊重」、「蓄意利用經濟實力達成政治目的」。
其中「侵略性」指的顯然是中國軍隊在南海和台海的擴張,不利「區域穩定」;「利用經濟實力達成政治目的」指的是中國在台灣代表處成立後,中斷從立陶宛進口的經濟脅迫措施。
過去德國對中外交主軸是經濟掛帥,從以上用字的強硬,足見柏林對北京觀感的改變,正視「將人權、自由和民主參與視為對自身權力威脅」的獨裁國家帶來的威脅。貝爾伯克特地舉了網路時代的例子,指出21世紀的安全除了軍事和外交,也包括跟友人在網上聊天不被中國刺探、或滑手機看社群媒體不被俄羅斯網路機器人操弄。
嚴格說來,這份文件只是框架,德國史上第一部中國戰略下個月也公布後,執行細節才會明朗化。無論如何,德國選在中國新總理李強首次來訪前不到一週的時間點,公布這份國家安全戰略,調整關係的宣示意味濃厚,堪稱是德中關係的轉捩點。(編輯:張芷瑄)1120619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