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COVID-19溯源新證據 指向武漢華南市場所販售貉

2023/3/20 18:20(3/20 18:45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國際專家指出,從第一批COVID-19病例爆發地附近中國武漢華南海鮮市場(圖)所採集樣本,顯示有「貉」的DNA與新型冠狀病毒混在一起。(中新社)
國際專家指出,從第一批COVID-19病例爆發地附近中國武漢華南海鮮市場(圖)所採集樣本,顯示有「貉」的DNA與新型冠狀病毒混在一起。(中新社)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北京20日綜合外電報導)國際專家指出,從第一批COVID-19病例爆發地附近中國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所採集樣本,顯示有「貉」的DNA與新型冠狀病毒混在一起,增添病毒是來自動物傳人而非實驗室外洩的證據。

美聯社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秘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17日表示:「這些資訊並未提供疫情起源的確切答案,但每一份資訊都相當重要,能讓我們更接近答案」。

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如何爆發依舊成謎。許多科學家認為,最大的可能性是由動物傳人,如同過去許多病毒的傳播模式,源頭則是武漢的野生動物市場。不過,武漢也是多個實驗室所在地,涉及收集與研究冠狀病毒,因此產生病毒是自實驗室外洩的推論。

這些最新的發現並未平息質疑,也尚未正式由其他專家檢視,或發布於同儕審查的科學期刊。

譚德塞之前曾批評中國不分享病毒的基因資訊,他在記者簡報會上也說:「這些資訊早在3年前就應該,也必須拿出來共享」。

這些檢驗的樣本是2020年初自武漢的華南海鮮市場檯面上採集。武漢在2019年底發現第一批人類感染COVID-19病例。

譚德塞表示,樣本的基因序列最近被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科學家上傳到全球最大的「全球共享流感數據倡議組織」(GISAID)資料庫。

資料隨後遭到移除,但一名法國生物學家已經偶然發現這些資訊,並分享給中國境外正在追查疫情起源的科學家。

根據這些科學家,資料顯示從市場中野生動物交易攤位上採集到的部分COVID陽性樣本,也含有「貉」的基因,顯示這些動物或許也被病毒感染。這些分析由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率先刊載。

參與分析資訊的猶他大學病毒學家高德斯坦(Stephen Goldstein)表示:「很可能帶有這些DNA的動物,同時也是病毒的宿主。如果你在人畜共患病溢出事件後去採集環境樣本…基本上這就是你預期會發現的東西」。

貉的外型神似浣熊,在中國時常被飼養來取用毛皮與肉。

美國疾控中心中國辦事處負責人葉雷(Ray Yip)表示,這些發現雖然尚未經過確認,但十分重要。

他在給美聯社的電子郵件中表示:「中國疾管中心公布的環境樣本資訊,是迄今支持病毒動物起源的最強力證據。」葉雷與最新的分析並無關連。

世界衛生組織COVID-19技術負責人、流行病學家范科霍芙(Maria Van Kerkhove)提醒,這些分析並沒有在任何動物身上發現病毒,也沒有發現任何動物傳人的堅實證據。

她說:「這只不過是給了我們一些線索,幫我們理解可能發生了什麼事。」她並表示,這個國際團體也告訴世衛,他們在海鮮市場的樣本上也發現了其他動物的DNA。

新型冠狀病毒的基因序列,與蝙蝠冠狀病毒的基因序列非常相似,因此許多科學家都懷疑COVID-19可能是直接從蝙蝠傳人,或是經由像是穿山甲、雪貂或是貉等中介動物傳人。

高德斯坦和他的同事表示,他們的分析是顯示市場內有野生動物感染了冠狀病毒的第一個強而有力跡象。然而,這些病毒也有可能是被人帶到市場,然後傳給了貉,或是感染病毒的人碰巧在動物附近留下了痕跡。(譯者:戴雅真/核稿:林治平)1120320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3/20本土增5411例 輕症免隔離0+n上路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