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二戰與烏克蘭孩童畫作 展現戰爭摧殘不分時空

2022/9/13 16:46(9/13 18:34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華沙13日綜合外電報導)在波蘭華沙舉辦的兒童藝術展,把二次世界大戰後波蘭兒童的作品,與當下經歷烏克蘭戰爭的兒童作品做對比,顯示對於年紀最小的世界公民而言,戰爭的摧殘不分時空背景。

策展人莎朵斯卡(Dorota Sadowska)告訴法新社:「孩童如何看待戰爭、有什麼感受、他們透過畫作傳達了什麼…相當類似。」

「你看到的是痛苦,直白且純粹的痛苦。」

這些戶外展覽展示了數百幅畫作,展出地點包括波蘭、紐約等地,由波蘭與烏克蘭方面共同發起。

在網站「媽媽,我看到了戰爭」(Mom, I See War)裡,可以看到經歷俄羅斯入侵的烏克蘭兒童在家鄉畫出的色彩繽紛畫作,工具包括馬克筆、蠟筆,甚至是數位繪圖工具。

網站蒐集數以千計張作品,將變成用於NFT拍賣的永久數位照片拼貼畫,所得用來協助受戰爭影響的孩童。

在波蘭展示的作品,則大多是用鉛筆畫在已經褪色的圖紙上,出自於1946年一場全國繪圖大賽。這些參賽作品之後被保存在華沙的中央現代紀錄檔案館(Central Archives of Modern Records)。

莎朵斯卡表示,展覽目標是要「讓這個世界看見、聽見孩子們要說什麼,有什麼感受」。

「或許他們就能了解,在戰爭中每個孩子都是受害者,進而讓成年人思考可以做些什麼帶來改變。」

畫作中出現戰車、死屍、著火的戰機、出現大洞的建築物、武裝部隊,還有酷刑與眼淚。

莎朵斯卡表示,畫作題材很難契合兒童藝術的審美觀。

她告訴法新社:「小朋友或許會畫太陽、花朵、笑著的小孩、他們的家人,或是雲朵、樹木、小貓、小狗,而不是絞刑架或死屍。」

「因為孩童的世界,與戰爭的世界,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

其中,居住在基輔附近城鎮格列瓦哈(Hlevakha)的14歲女孩瓦勒瑞亞(Valeria),她的畫作尤其不協調。

畫作中有一片生機勃勃的向日葵田,這也是烏克蘭的國花,顏色是鮮艷的黃與綠,然而花叢中卻有一座屍山,鮮紅色血液從屍體頭部、手臂與軀幹流下來。

這幅畫令34歲、有兩個孩子的瑪莉娜(Marina)駐足觀看。她說,她看了「眼裡都是淚,因為我來自烏克蘭」。

來自赫松(Kherson)的瑪莉娜告訴法新社,「我認為這是一個好主意,能再次提高關注」。

另一名來看展的華沙人席明斯卡(Wanda Sieminska)注意到,兩組畫作基本上差異不大,儘管時間、地點和作畫工具都不同。

85歲的席明斯卡告訴法新社,「畫作主題都一樣:戰時兒童的悲劇」。(譯者:戴雅真/核稿:何宏儒)1110913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172.30.14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