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派專欄 邁向與病毒共存 美國口罩背後的文化戰爭
推薦閱讀
就好的方面來說,更普遍的居家工作趨勢,為許多美國人帶來更有彈性的生活模式,不僅省去通勤,獲得與家人更多的相處時光,很多人就此搬離高消費、高房租的大城市,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質。
當疫情散去,這種更人性化的生活與工作模式,似乎是很多人想要保留的「疫情副作用」,回不去也沒關係。
可是,除了上述這還算正面的副產品,美國兩年多來,幾度走過疫情高峰、染疫死亡人數累計100萬,更多疫情限定的生活習慣令人急於甩掉。疫情一趨緩,很多人毫不考慮,馬上與它說再見:例如口罩,與隨之而來的政治與社會對立。
美國這一場疫情,有如經歷過一場口罩戰爭。兩年多來,美國人從原本幾乎不戴口罩,一點一點從頭學習;疫情進入第2年之後,餐廳商場等公共場合幾乎是大部分人配合戴上口罩。
雖然如此,戴口罩始終是多數美國人逼不得已的選項。今年春天之後,隨著疫苗普及、Omicron輕症化趨勢,各州陸續取消室內戴口罩的強制規定,4月大部分航空、鐵路和客運共乘平台Uber和Lyft等交通運輸業已把戴口罩列為乘客的自主選擇。
回顧2020年6月,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在美國爆發3個月,加州洛杉磯郡的防疫指揮官費瑞(Barbara Ferrer)發表聲明,她與衛生局團隊推動防疫,收到謾罵與死亡威脅,「我在線上疫情簡報時,有人留言要槍殺我」。
2021年1月疫情高峰,病毒威脅與反口罩陣營的抗拒程度似乎一樣高。當時在市區,幾十人無視防疫規定,拿著「口罩納粹」的標語闖進超市、賣場、購物中心,裸露口鼻向路人喊叫「脫下口罩」。
疫情籠罩下,口罩變成人際衝突的引爆點。美國聯邦航空總署(FAA)統計2021年到2022年4月,美國機上乘客違規事件有7062件,其中4997件跟口罩有關。最常見的是乘客堅持不戴口罩,不服規勸毆打空服員、大鬧班機。
內華達大學教授凱默邁爾(Markus Kemmelmeier)去年7月發表一篇研究,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出發,探討在COVID-19疫情期間,美國人對於戴口罩防疫這件事的態度分歧。
這篇研究認為,口罩這項防止空氣傳染病菌的工具,在美國特殊的文化環境之下,呈現出了個人主義和集體主義、保守派和自由派等文化面向的分歧。
疫情期間,儘管美國民眾多數已經習慣出門上街戴口罩,但在心理層面對於口罩的接受程度與看法各不相同,成為政治上的攻防焦點。
美國社會對防疫措施的意見分歧,主要來自政治立場不同。政治傾向保守的人士比較不願意戴口罩,對口罩大多抱持負面態度。在美國南方的幾個州,戴口罩甚至被認為是對一個人公眾形象的破壞,損害了個人的尊嚴與權益。
凱默邁爾提出心理學領域中關於美國榮譽文化(Culture of Honor)的分析,探討反對口罩陣營的心態。
榮譽文化源自美國南方,大多來自經濟弱勢、法律約束力較低的地區。榮譽文化鼓勵個人展示強悍與力量,強調個人獨立自主,雖不主動侵犯別人,但一旦聲譽或利益受到威脅,不惜用武力攻擊回應,以達到恫嚇效果,防止別人侵犯。
凱默邁爾認為,對某些根深蒂固信仰榮譽文化的美國人來說,一個人戴了口罩,等於在病毒面前承認自己不堪一擊;戴上口罩等同展示軟弱,這時口罩不再是防疫工具,反而是一種對個人外觀形象的威脅。
再加上政治立場的不同,看待疫情的出發點也大不相同。自由派的美國人認為病毒是迫在眉睫的公共危機,政府與社會全體都要上緊發條,嚴陣以待。
但保守派美國人傾向認為,疫情沒那麼嚴重,不必過度反應,反而批評公衛專家,認為防疫措施大多無效,他們擔心政府管太多的程度遠大於對病毒本身的擔憂。
隨著抗疫的戰線拉長,美國人無論情願或不情願,出門上街進入百貨賣場,主動戴上口罩的比例已經遠大於疫情之前。
但這個美國人戴口罩的畫面,恐怕隨著疫情趨緩而逐漸消失。年初走過Omicron變異株的高峰之後,美國將COVID-19視為區域型傳染病的趨勢越來越清楚,各地陸續解除口罩規定。
今年2月,洛杉磯一場7萬人聚集的美式足球賽,當時官方仍規定大型聚會必須戴口罩。但觀眾席上幾乎沒人配合,民主黨加州州長紐松(Gavin Newsom)、洛杉磯市長賈西迪(Eric Garcetti)也被媒體發現公然違規,沒戴口罩與傳奇球星魔術強森(Magic Johnson)合影。
從這個例子已經可以看到,經歷年初這波Omicron變異株流行的美國,無論哪個黨派,口罩幾乎都戴不住了。州長、市長看球賽脫下口罩,甚至辯稱自己有摒住呼吸;而批評聲浪指責的角度不是說官員是「防疫破口」,反而是要求全面鬆綁,讓學校孩童也不必戴口罩。
疫情改變生活許多面貌,對美國人而言,很多人眼裡「那愚蠢的口罩」恐怕是疫情和緩之後,最不想要留下來的東西。(編輯:馮昭)1110511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