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德智庫:北京制裁立陶宛恐自食惡果

2022/2/17 19:14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林育立柏林17日專電)立陶宛因挺台遭中國貿易制裁,德國智庫德國經濟研究所指出,北京的作法影響歐洲單一市場的運作,長遠來看將影響歐洲與中國的互動,最後可能自食惡果。

德國經濟研究所(Institut der deutschen Wirtschaft)分析說,中國以非正式的貿易制裁方式,限制從立陶宛的進口,也波及在立陶宛設廠和採用立陶宛零件的歐洲各國企業,他們對中國的進出口都受到連累,影響遍及整個歐盟,並非中國與立陶宛的雙邊問題。

這家位於科隆的智庫在一篇題為「中國制裁立陶宛對歐盟的影響」的報告指出,丹麥、德國、法國企業對中出口使用立陶宛產零件的金額最高,其中德國部分以汽車、化工和機械業受的影響最大,至於採用立陶宛零件占對中出口的比例則以拉脫維亞最高。

歐盟是單一市場,各國供應鏈緊緊相連。報告指出,北京對立陶宛的制裁儘管對整體經濟影響有限,卻會破壞單一市場的正常運作,這是根本的原則問題,歐盟絕不能接受,肯定歐盟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訴,將問題公開化。

其次,報告建議歐盟儘速推動反脅迫工具的立法,讓歐盟執委會無需成員國和歐洲議會批准,即可對貿易制裁採取反制行動,嚇阻中國等國家制裁歐盟成員國。

報告結論認為,這起事件凸顯中國認定自身利益受到傷害時如何恣意妄為、不遵守貿易規範、試圖隱瞞、對待相對弱小的國家毫不妥協,長遠來看將衝擊對歐洲與中國的互動,最後可能自食惡果。

首先,按官方立場,歐盟視中國為夥伴、競爭者和體制對手,北京對立陶宛的制裁,讓歐盟無法把中國當成建設性的夥伴,對中國的態度將向後兩者位移。

訂閱《國際新聞》電子報 第一手掌握世界最新脈動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其次,為阻止德國新政府對中國強硬,過去一段時間北京努力扮演可靠的夥伴,北京對立陶宛的脅迫會給柏林對中國的鷹派藉口,讓鴿派無話可說。

最後,歐洲企業警覺到自己原來受地緣政治左右,供應鏈隨時可能出問題,將來會有愈來愈多企業檢討自己對中國的依賴。(編輯:黃自強)111021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