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牛飼料新口味 鳳梨檸檬果皮渣上菜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1日電)響應循環農業,畜試所投入5年研究,將果皮渣摻入飼料,不僅鳳梨皮受到牛隻喜愛,檸檬皮也克服風味問題入飼料,使用的牧場擴展中,未來將挑戰採用水分高的水果製作飼料。
農業部畜產試驗所組長林正斌告訴中央社記者,畜試所團隊投入使用農業副產物(農業廢棄物)製作飼料,約有5年時間,其中使用果皮渣部分,目前有鳳梨皮柳丁皮、檸檬皮渣已被牧場添入飼料飼餵使用,比例都不超過30%。
良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建良分享,他是自行前往牧場周邊的鮮果加工業者處載運果皮,絞碎成渣,青貯後製作成飼料添加物飼餵,可節省飼料成本近2成,有利於因應國際飼料漲價。
林正斌透露,鳳梨皮甜甜的,牛隻原本就喜愛,甚至不用青貯,就願意直接食用;而果皮中最難用於製作飼料的是檸檬,因為又酸又苦澀,人都不愛,動物也一樣,幾乎都不吃、比較麻煩。
陳建良說,牛隻直接食用果皮時,他會控制食用量,因為水分比較高,藉此避免下痢;而他所使用的農業副產物還有柳丁皮、毛豆莢、玉米穗軸等。
至於最難處理的檸檬皮,如何讓動物願意食用?林正斌說,先厭氧發酵1個月,苦味、酸澀味就會分解消失,現在嘉義縣養牛牧場業者楊鎵燡已在運用,由檸檬加工業者將果皮渣運到牧場,再製作使用。
林正斌說,目前全國檸檬年產量約2萬多公噸,鳳梨約30幾萬到40萬公噸,果皮約占4到5成,鮮果直接銷售部分,果皮無法取得,必須跟進行去皮、榨汁處理的加工業者合作,才有果皮可使用。
除了以上兩家牧場已有供應果皮來源,林正斌說,現在新增在台南麻豆找到1家食品加工業者,一年也約可穩定提供1000多公噸檸檬果皮,將提供台南柳營八翁酪農專業區的乳公牛、即將淘汰的母牛食用,目前要盡量將產業鏈串連起來,這樣才能落實循環農業。
研發持續進行,林正斌說,正在挑戰採用水分高的蔬果,例如火龍果皮、高麗菜,需添加牧草或是穀物的麩皮,但成本會增加,持續找對策中。(編輯:陳清芳)1130201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