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德前總理與俄國關係密切 成蕭茲政府政治包袱

2022/2/13 17:07(2/13 20:33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法蘭克福13日綜合外電報導)德國前總理施洛德除與俄羅斯總統蒲亭有著私誼,在俄國也有收益頗豐的商業往來。過去,德國勉強忍了下來,但隨著俄烏緊張局勢升溫,施洛德漸漸被視為現任政府的政治包袱。

法新社報導,烏克蘭戰雲密布、盟國質疑德國立場之際,有愈來愈多人認為,1998至2005年擔任德國總理的施洛德(Gerhard Schroeder)成了中間偏左社會民主黨(SPD)同黨同志、現任總理蕭茲(Olaf Scholz)的一大政治累贅,無不敦促蕭茲與親俄的施洛德一刀兩斷。

德國深具權威的「明鏡周刊」(Der Spiegel)就寫說:「施洛德是德國外交政策和他所屬老政黨的一大包袱。」明鏡周刊還說,施洛德「目標明確,但不是為了他的國家,而是為了他自己」。

77歲的施洛德最近發言警告烏克蘭停止「武力威脅」,引發德國譁然,就連社民黨的老友也都不敢置信。

德俄之間第一條北溪(Nord Stream)天然氣管線就是施洛德下台前幾星期簽定的,目前他還是北溪天然氣管道公司股東委員會的主席。

他同時也是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董事會主席。

更讓德國民怨沸騰的是,施洛德上週證實即將成為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Gazprom)董事會成員,上個月還被爆料曾與一名社民黨籍的內政部官員討論過俄羅斯事務。

政治學家穆恩克(Ursula Muench)告訴法新社,施洛德執政時,似乎與蒲亭建立了「基於信任之上的真誠私誼」,但是,「當卸任總理利用過去政治活動和關係獲利,問題就來了」。

德國社民黨向來推動與俄羅斯建立緊密關係,這是出自於1970年代社民黨籍總理布蘭特(Willy Brandt)的「東進政策」(Ostpolitik),要與當時的蘇聯和解、對話。

接下來幾任總理程度不一的貫徹這項政策,包括剛交棒給蕭茲的前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梅克爾聚焦以經濟利益、也就是所謂的「以商促變」(Wandel durch Handel)策略來應對俄國。

然而,就連同情俄羅斯、理解俄國對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持續東擴抱持不滿態度的德國政治人物,都對施洛德失去耐性。

社民黨資深黨人德瑞斯勒(Rudolf Dressler)告訴「明鏡周刊」,施洛德的行為「丟人現眼」,呼籲黨高層要求施洛德克制公開評論政治事件。

位在柏林的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erman Marshall Fund)副董事大衛-威爾普(Sudha David-Wilp)說,施洛德最新行徑讓烏克蘭危機「失焦」,但並非新鮮事。

她告訴法新社說:「人人都知道施洛德的立場,也都知道他收入來源為何。」更重要的是,是施洛德和社民黨未來如何控制德俄關係走向。

「大家有共識『東進政策』或『以商促變』已是過去式了嗎?還是將沿用一貫策略?」(譯者:蔡佳敏/核稿:嚴思祺)1110213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