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大選開放雙國籍 旅德台灣人「首投族」初體驗

(中央社記者林尚縈柏林23日專電)「29個政黨,我該投給誰?」隨德國新版「國籍法」生效,許多旅德多年的台灣人得以申請雙國籍,正式加入德國公民行列。對他們而言,今年大選不僅關乎德國未來,也是一場重返「首投族」行列的全新民主體驗。
德國新版「國籍法」去年6月27日生效,改變過去「單一國籍原則」,允許外國人在入籍時保留原國籍。新規上路後,德國迎來超過20萬份入籍申請,根據聯邦統計局,2024年各大城市收到的入籍申請數量是過去的2到3倍。
從遞件到正式成為德國公民,需耗時3個月到半年,在國籍法上路後第一時間申請入籍的外國居民,剛好可以趕上今年大選,以「德國新公民」身分,體驗及履行「投票」這項重要公民義務。
台人德國「首投族」初體驗 公民入籍考試助力
許多旅居德國多年的台灣人,也成為今年德國大選的「首投族」。
在德國生活邁入第16年的劉欣怡今年1月正式獲得德國公民身分。她表示,過去沒有考慮入籍的原因是「不想放棄台灣人」的身分。
她認為成為德國公民,給她帶來很棒的政治參與機會:「申請的時候知道德國可能會提早大選,很高興能趕在投票日之前拿到德國籍。」
旅居柏林7年的Willen去年10月取得德國公民身分,他受訪時坦言,提高生活便利性是他申請德國籍的主要考量。以剛返鄉過年回來的經驗為例,Willen說:「入境德國時完全不用跟真人接觸,全程自動化通關,入境順暢很多。」
除了滿足一定居留與繳稅年限,「通過公民入籍考試」也是申請德國籍不可或缺的條件。考試內容包含基本德國歷史、政治體制、公民常識等33道選擇題。
劉欣怡告訴中央社,雖然她已在德國居住多年,準備入籍考試對她了解這個國家仍有一定幫助,例如此次她在入籍考試被問到,一黨政黨票得票率需超過「5%門檻」才得以進入國會,這對即將投下人生第一張德國選票的她來說,這樣的知識尤為實用。

29個政黨選哪個?首投族善用AI工具
對「首投族」來說,除了理解選制外,最困難的問題莫過於「要投給誰?」許多新公民透過人工智慧(AI)工具、線上資源來研究各政黨立場與政策,為投票做好準備。
旅德10年,在柏林從事數位產業的林佩儀分享,她使用聊天機器人ChatGPT幫助自己決定支持對象。
「一開始我問ChatGPT,這次選舉有幾個政黨參加?結果發現竟然有29個!」她說,「我請ChatGPT列出所有政黨,再逐一研究它們的政見,看看哪些符合我的關注領域。」
林佩儀表示,柏林是座國際化都市,很多拿到雙重國籍的台灣人不一定德語很好。透過AI工具,可以降低語言障礙,讓不熟悉德語的德國新公民能夠「第一次投票就上手」。
劉欣怡因為時常和朋友討論政治,對大選要支持哪一個政黨早有定見。在她的同溫層中,比起支持某個政黨,以政策內容來投票的德國選民更多。
除了AI,德國聯邦公民教育中心(bpb)提供的政黨傾向測試App「Wahl-O-Mat」也成為選民決策的重要參考。這個系統透過一系列社會、經濟、環境等政策問題,幫助使用者匹配最符合自身立場的政黨,讓選擇更加直觀。

劉欣怡認為,這樣的測驗不僅幫助首投族,也讓選民更有意識地思考政策,而非單憑政黨形象或口號做投票決定。
最關注移民問題 左黨、自民黨等小黨受歡迎
對於首次在德國投票的台灣人來說,「移民政策」是最受關注的議題。如何保障移民權益、改善移民融入政策,成為許多新公民投票時的重要考量。
劉欣怡表示,當前極右翼在歐洲多國崛起,德國也不例外。她指出,對移民較不友善的德國另類選擇黨(AfD)支持率已超過綠黨(Greens),成為德國第二大黨,這讓許多移民感到憂心。
劉欣怡指出,雖然在柏林這樣的國際化城市,移民相對受到歡迎,但她住在德東地區的朋友,明顯感受到強烈的排外氛圍,甚至在街上會感受到一種低氣壓,讓外國人不太自在。
「因此我在投票時,更傾向支持保障移民權益的政黨及候選人。」她表示,應會對重視移民與社會福利政策的左黨(Die Linke)投下一票。

對此林佩儀有不同看法。她表示,難民湧入確實對德國社會造成一定衝擊,因此她支持「對移民友善,但對難民庇護政策審慎」的自民黨(FDP)。
Willen最關心的問題,則是哪些政黨能夠獲得足夠席次組成聯合政府。「AfD的移民政策讓人擔憂,這與我們這些新公民的權益息息相關。」他表示應該會執行策略性投票,以減少極右翼候選人進入議會的機會。
記者觀察,旅德台灣人的選擇多元,並未形成單一的投票傾向。移民融合問題專家、政治學者佛蘭德(Hans Vorländer)指出,即使來自同一國家的移民,他們的投票傾向仍受到個人經歷、經濟狀況、社會適應程度等多種因素影響。
此外,新入籍者的投票率會隨著持有國籍時間的增加而提升,因此今年首次參與選舉的新公民,未來是否會成為穩定的投票群體,將是觀察德國政治版圖變化的指標。
對於一入籍就能馬上參與德國大選、持雙國籍的「台裔德國新公民」來說,今天的選舉不僅是德國民主初體驗,更象徵著在異鄉打拚多年的他們,終於也能透過選票發聲,傳達對自己生活所在地的願景與想望。(編輯:田瑞華/陳妍君)1140223
- 2025/02/23 14:00
- 德國大選開放雙國籍 旅德台灣人「首投族」初體驗2025/02/23 13:29
- 2025/02/23 12:29
- 2025/02/23 09:55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