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長毛象化石雄性居多 科學家解開謎底

2017/11/3 23:30(11/4 08:05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邁阿密3日綜合外電報導)「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期刊昨天刊出研究,指科學家已經解開長毛象化石雄性居絕大多數的謎團。

法新社報導,科學家表示,冰河時期的年輕雄性長毛象與現今野生大象很像,傾向獨自遊蕩,經常使自己身處險境,像是捲入河流、跌穿冰層、掉入沼澤或沉洞等等,使牠們的遺骸被保存數千年之久。

雌性長毛象則成群結隊移動,由熟悉地形的年長族長領導,帶領同伴避開危險。

任職於瑞典自然歷史博物館(Swedish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的共同作者達倫(Love Dalen)表示:「缺乏群體中經驗豐富的雌性長毛象帶領,雄性長毛象有更大機會掉入沼澤、裂隙、湖泊等自然陷阱。」

研究檢測了98隻西伯利亞真猛瑪象(Mammuthus primigenius)的基因數據,以判別化石性別。

研究人員發現高達69%的受測樣本為雄性。假設性別在出生時相當平均,這個比例則異常不均。

同樣來自瑞典自然歷史博物館的主要作者派娜若娃(Patricia Pecnerova)說:「我們非常驚訝,因為沒理由期待化石記錄出現性別偏差。」

研究人員因此相信,長毛象的生活習慣影響了牠們的死因。

達倫解釋說:「大部分長毛象和其他冰河期動物的骨骼、獠牙和牙齒都沒能倖存。」

「西伯利亞發現的遺骸之所以能保存至今,很可能是因為它們埋於地下,從而避過風化。」(譯者:中央社陳乃瑜)1061103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