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初選關鍵字:討價還價會議
(中央社記者廖漢原華盛頓25日專電)美國共和黨主流派對總統參選人川普氣勢難擋感到芒刺在背,黨內再度傳出召開「討價還價會議」的聲浪,意圖擠掉川普,不過遭到強烈反彈。
「討價還價會議」(Brokered Convention)字面上即有違反現代民主程序的味道,有人譯為「仲裁會議」或「協商會議」,不過正確來說「黨代表再投票大會」比較符合機制的本質。
簡而言之,美國兩黨在全國黨代表大會召開前,經初選程序無法產生獲得過半黨代表票數的候選人,必須由黨代表在參選者中再投票產生候選人,由於超級黨代表先投票,政治交易的意味濃厚,被稱為討價還價會議。
共和黨在3月1日「超級星期二」12州初選舉行前,由參選人盧比歐(Marco Rubio)陣營傳出召開討價還價會議的說法,希望盡快透過協商,讓參選人克魯茲(Ted Cruz)與凱西克(John Kasich)等退出,避免川普(Donald Trump)成為候選人,難與民主黨的希拉蕊競爭。
民主深化時代,在美國走討價還價會議的黑箱路線能否行得通?共和黨政治評論員納瓦洛(Ana Navarro)說,聽到這字就頭痛,行不通。
共和黨與民主黨曾分別於1948與1952年,透過討價還價會議「喬」出候選人,但都落選,之後未見召開;不過羅斯福總統(Franklin D. Roosevelt)1932年也是透過討價還價會議出線。
盧比歐陣營的建議被評為充滿算計,民調顯示,德州選出的聯邦參議員克魯茲有機會在超級星期二票倉德州獲勝,俄亥俄州長凱西克在3月15日初選的俄州可能領先,但盧比歐在家鄉佛羅里達州仍大幅落後川普,此時拋出討價還價會議「擋普」,缺乏正當性。
評論認為,盧比歐應號召支持者出來投票,而不是抄小道,走政治捷徑。1050226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