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葉勇助粧佛技法 中市登錄為傳統藝術

2015/2/26 17:14(2/26 19:50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郝雪卿台中26日電)台中市從事「粧佛」藝術工作長達60年的葉勇助,今年2月獲台中市文化局登錄為傳統藝術,盼這項瀕臨失傳的藝術能傳承。

76歲的葉勇助專長以脫胎技法粧佛,他自幼師承陳祿官,學習粧佛技藝,26歲時到台中市南區台中路經營「樂山軒」,自習藝至今,從事粧佛藝術工作已達60年。目前國內共登錄3位「粧佛」技藝保存者(雲林、彰化及台中)。

台中市文化局長王志誠說,脫胎技法塑造佛像的傳統藝術歷史可追溯到魏晉南北朝,今年2月10日台中市文化局正式公告,將葉勇助的脫胎粧佛登錄為傳統藝術-傳統工藝美術類,未來希望葉勇助開班授徒,期能保存這項傳統技藝。

葉勇助指出,「粧佛」是台灣民俗信仰所發展出的傳統工藝美術,即是指雕刻後進行外表裝(粧)飾及相關宗教科儀等步驟完成神像或佛像。這名稱源自於民國75年教育部第2屆「薪傳獎」技藝名稱,涉及技藝內容包含雕刻、彩繪、漆藝等技法,相當繁複。

葉勇助解釋說,「脫胎造像」即漆藝的夾紵技法,先以土塑型,裱敷綿紗布多層,再將內胎脫除。而粧佛的脫胎造像,由於人形、臉部、衣褶、姿勢都需要一體成形,難度更甚於一般漆藝技法。

傳統粧佛技法,以雕刻神像而言,可分泉州派、福州派,葉勇助說,泉州派神像通常將像與座椅分開,雕刻完成再組合,較神格化,面貌不似真人,擅用漆線堆疊盤繞,製造神像衣服繡線及皺摺感。

至於福州派,葉勇助說,則以整塊木材雕刻,一體成型,且有漆藝的脫胎製法,需以生漆髹塗苧麻布,生漆常使人產生皮膚腫、癢現象,俗稱漆咬,因此常使學徒卻步,致有失傳之虞。1040226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