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憲法法庭:藐視國會罪違憲 立法目的難謂正當

2024/10/25 19:55(10/25 21:14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圖為立法院議場。(中央社檔案照片)
圖為立法院議場。(中央社檔案照片)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謝幸恩台北25日電)憲法法庭今天認為,刑法增訂「藐視國會罪」的立法目的難謂正當,且對於政治責任的追究尚有其他適當手段;此部分違反比例原則,牴觸憲法保障人身自由之意旨,因此宣告違憲。

立法院今年5月28日三讀通過立法院職權修法相關條文,行政院提出覆議遭立法院否決;總統於6月24日公布,立法院職權修法法律於6月26日生效。民進黨立法院黨團、行政院、總統賴清德、監察院先後到司法院遞狀聲請釋憲。

重大爭點包括刑法增訂「藐視國會罪」部分,公務員於立法院聽證或受質詢時,就其所知的重要關係事項,為虛偽陳述者,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新台幣20萬元以下罰金。

憲法法庭書記廳廳長楊皓清指出,國家刑罰權的行使,應嚴格遵守罪刑法定及刑罰明確性原則;此外,基於刑法謙抑性原則,刑罰制裁應符合最後手段性,原則上應以侵害公益、具有反社會性的行為為限。

憲法法庭判決理由表示,藐視國會罪的立法目的,充其量僅屬憲政體制下立法院作為立法者行使其憲法職權的利益,必然同時衝擊行政院行使其憲法職權的利益,尚難謂屬維護整體憲政體制運作的重要公共利益,因此立法目的難謂合憲正當。

憲法法庭進一步指出,行政首長的備詢與答詢,或行政首長及其所屬公務員到會說明,均屬憲法義務,其義務不履行所引發的是政治責任問題,而非法律責任。

憲法法庭表示,若行政首長就其所知重要關係事項為虛偽陳述,將其視為犯罪行為,而施以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罰,已有將政府人員的政治行為與政治責任,立法變易為犯罪行為與刑事責任,此等手段尚非屬適當且必要的手段。

憲法法庭指出,藐視國會罪的立法目的,尚難謂屬追求憲法上重要公共利益,其所採手段非有助於立法目的之達成,且尚有其他更有效的手段可運用,均不符刑罰最後手段性的要求,因此違反憲法比例原則,牴觸憲法保障人身自由之意旨。

對此,法務部表示,尊重憲法法庭判決結果。(編輯:戴光育)1131025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國民黨團:憤怒大法官判決 堅持國會改革修法精神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