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35週年4 / 本土派紀念六四凸顯普世價值 反襯台灣與中國不同
在35週年的時刻回望六四,台灣一如既往,統派、獨派、維持現狀派,野百合、太陽花、青鳥行動參與者,各有不同視角。香港則是繞了一圈,起初將之列為民主回歸的一環,及至香港民主無望,一度退化為「與我何干」,如今仍在轉變中......
(中央社記者吳柏緯台北4日電)六四天安門事件已經35年,而隨兩岸關係、國際情勢轉變。如今在台灣紀念六四的活動已成宣揚台灣民主自由與人權的重要場合,同時也藉此宣示重視普世價值的台灣與中國截然不同。
今年的六四紀念活動,華人民主書院等民間團體民團除了按照過往傳統舉行紀念晚會,同時也舉行藝術展,盼透過藝術創作媒介呼籲外界關注中共極權擴張。
民進黨籍立委洪申翰過去在NGO服務時就積極參與在台灣紀念六四的活動,擔任立委後,持續政治人物的身分參加六四紀念活動並且發聲,他說「身分雖然有不同,但是能夠做的事情就做」。
洪申翰形容,在35年後回頭看,六四事件更像是一個歷史的節點,因為中國迫害人權的事件不是只停留在那幾天,也不是只有在天安門。各種事件在這35年來不斷發生。
他說,這是一個累積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會把很多看到的、遇上的這些迫害情形都串起來,然後堆疊在一刻,所以「六四的意義不只是六四,是35年來中共打壓迫害的種種,中共想要消滅的、排除的這些人全部都聚集在這個事情上,成為要對抗中共集權非常重要的象徵」。
每一年6月4日,民進黨也會發布聲明,悼念歷史、聲援紀念六四活動並對中共喊話,正視歷史、重視人權。
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吳峻鋕接受中央社訪問時指出,民主自由跟人權是台灣與中國根本上的歧異所在,在台灣紀念六四的重要理念是要展現「捍衛台灣民主自由的決心」。
他提到,這樣的歧異並不是一夕之間發生的,回顧過往的歷史發展,在1989年中國發生六四天安門事件的隔年,台灣就發生了野百合學運。這樣的情形顯示無論是台灣或是中國,在那個時代之下都有追求自由民主的浪潮,然而因為當時兩邊政府處理的方式不同,往後就造成截然不同的結果。然而,當時中國學生們的行動恰好證明了「中國也需要自由民主的普世價值」。
以民進黨的立場,吳峻鋕說,紀念六四也是希望中國能走向民主社會,唯有中國政府重視人權、走出專制,進行政治改革,才是得以正常化發展的關鍵,也是區域和平的關鍵。
過去在紀念六四的這個議題上,本土派人士之間有不同的觀點,有些人認為站在關注人權的立場,應該要悼念與關懷,不過也有人認為六四是「他國事務」,無須紀念,然而如今在每年台灣的六四紀念活動,也可以看到很多本土社團的身影,甚至以協力組織的身分協助活動。
台灣永社理事長羅承宗接受中央社採訪時提到,對於歷史的帳既要還本也要付息,如果兩者都不做「歷史的幽靈會追一輩子」。中共至今仍不願承認六四,因此歷史的傷痕只會越來越大。「要面對它、解決它,最後才能放下它,但是中共現在連第一步都還沒做。」
他說,站在台灣的立場而言,紀念六四也是關心中國民主的方式,因為中國是台灣最大的鄰國,如果有朝一日中國走上民主的道路,中國政府的權力能夠受到民意節制,有助於兩岸之間的榮景。(編輯:朱建陵/唐佩君)1130604
- 2024/06/04 10:38
- 2024/06/04 10:38
- 2024/06/04 10:36
- 本土派紀念六四凸顯普世價值 反襯台灣與中國不同2024/06/04 10:34
- 2024/06/04 10:33
- 2024/06/04 10:31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