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看待藍白合 賴清德:政治上沒有負負得正

2023/11/16 11:13(11/16 14:48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右)16日上午在桃園接受媒體聯訪時說,藍白硬是湊合在一起而且還公然的分贓權力,不但沒有民主精神也不把人民看在眼裡,且政治上沒有負負得正的事。中央社記者吳睿騏桃園攝  112年11月16日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右)16日上午在桃園接受媒體聯訪時說,藍白硬是湊合在一起而且還公然的分贓權力,不但沒有民主精神也不把人民看在眼裡,且政治上沒有負負得正的事。中央社記者吳睿騏桃園攝 112年11月16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吳睿騏桃園16日電)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今天說,藍白硬是湊合在一起而且還公然的分贓權力,不但沒有民主精神也不把人民看在眼裡,他說2個不對的人,不管誰正誰副,政治上沒有負負得正的事。

賴清德上午出席在龍華科技大學舉辦的教育部建置區域產業人才及技術培育基地計畫,「高速傳輸介面電子構裝設計與測試人才及技術培育基地」啟動暨揭牌典禮,會前接受媒體聯訪。

賴清德表示,正當國內外媒體大篇幅報導,中國介入台灣這場選舉企圖扶持親中政權的時候,昨天就看到藍白硬是湊合在一起,而且還公然的分贓權力,不僅僅沒有民主精神,而且也不把人民看在眼裡。

賴清德強調,不管藍或白都不是台灣的民意主流,推出的人選不但不能守護國家安全,也沒有辦法提出完整的國政藍圖。

賴清德說,「2個都不是適任的國家領導人」,2個不對的人,不會湊合在一起之後,不管誰正誰副,就可以成為對的一組,在政治上沒有負負得正的事,他的競選總部本就設定一對一的對戰模式,也有信心贏得選舉,「我們也一定會贏得這場選舉,我將帶領台灣持續在民主道路上壯大前進,走進國際社會,迎向未來,絕對不允許親中政權拖著台灣走回頭路」。

記者詢問,如何看待台灣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專訪上爆料,美國在台協會(AIT)致電詢問藍白合是不是中國介入。賴清德指出,美國如果沒有證據的話不會詢問柯文哲,倒是比較罕見的柯文哲竟然公開的在電視上講出來,違反國際的外交慣例,2國之間外交的慣例是未經對方同意,不可以講出來,這也可以看得出,柯文哲欠缺外交訓練,也不遵守外交慣例。

記者又問,如何看待國台辦說,國台辦稱賴清德配駐美代表蕭美琴是「獨上加獨」。賴清德指出,中國對他選舉的公開批評,這是公然介入台灣選舉,「中國的大聲批評也證明了,我們做對了,我們這一組是最能夠守護台灣國家安全、守護中華民國利益的一組人」,習近平如果真的跟美國政府要求,不要持續武裝台灣,倒不如先放棄武力攻打台灣。

賴清德表示,美國在遵守台灣關係法6項對台保證,純粹要協助台灣人民抵禦中國侵略,守護台灣民主、保護台灣人民,這本來就是應該的事,希望習近平要求美國之前,能夠先檢討自己,基於兩岸人民福祉,也基於印太和平穩定、世界未來發展,應該要放棄對台灣的武力攻擊,也要尊重台灣人民自由意志,讓台灣人民能夠根據自由意志決定下一任總統。

記者詢問,如何看待北約說將力阻中國改變台灣現狀,美國總統拜登也明確表示要中國不要干預台灣選舉。賴清德說,這代表德不孤必有鄰,台灣這幾十年來全國人民共同努力,不僅國際社會看到台灣的重要性,肯定台灣的表現,也已經上架台灣。

賴清德指出,在這種狀況下,希望全體國人要有信心,「心頭抓乎定」,不要因為中國文攻武嚇就影響應該要走的路,要用神聖的選票、民主的力量來守護台灣,並且推動台灣繼續在民主道路上持續壯大。

記者詢問,如何看待不分區名單提出後的黨內雜音。賴清德表示,這場選舉關乎台灣前途、後代子孫的幸福,民主憲政的延續、也影響印太的和平穩定,因此他在提名區域及不分區立委都秉持民主大聯盟的精神,跨黨派、跨世代、跨領域,只問人才沒有考慮黨派與派系。

賴清德說,人才很多難免有遺珠之憾,也感謝過程中社會的支持、推薦好人選,名單公布後也贏得社會肯定,「我們真的是提出了好的人才」,希望能夠為國家盡心盡力。(編輯:方沛清)1121116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賴侯柯郭4陣營發言人交鋒 談兩岸外交及居住正義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