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美學者:維持現狀不擔心開戰 但台灣需為和平備戰

2023/9/11 15:29(9/11 16:09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東南亞影響力聯盟(SIA)11日舉辦「香格里拉高峰會-台北」論壇。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講座教授艾利森(Graham Allison)以「美國和中國是否可能陷入意外戰爭」為題發表演說。中央社記者黃雅詩攝 112年9月11日
東南亞影響力聯盟(SIA)11日舉辦「香格里拉高峰會-台北」論壇。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講座教授艾利森(Graham Allison)以「美國和中國是否可能陷入意外戰爭」為題發表演說。中央社記者黃雅詩攝 112年9月11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黃雅詩台北11日電)美國知名政治學家艾利森今天表示,若美國維持拜登政府目前兩岸政策,他不擔心美中或兩岸間會發生刻意引發的戰爭,若美中5年內爆發戰爭,8成是因擦槍走火所致,因此各方都應謹慎節制。

艾利森支持優先以對話避免戰爭,但也強調「需為和平備戰」。他表示北京從俄烏戰爭學到很多,將投入大量心血,提升聯合作戰、情資蒐集等能力,追求精準鎖定目標、即刻攻擊,「因此在每個風平浪靜日子,台灣指揮官都不能放鬆,要做好長期抗敵準備。」

東南亞影響力聯盟(SIA)今天舉辦「香格里拉高峰會-台北」論壇。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講座教授艾利森(Graham Allison)以「美國和中國是否可能陷入意外戰爭」為題發表演說。

他表示,只要美中台都不貿然行動,兩岸可續維數十年和平現狀,他想建議台灣新總統,一中政策架構即使無法滿足所有人,仍應致力保持現狀,相信這也是美國拜登政府努力的目標。

艾利森曾提出知名的「修昔底德陷阱理論」(Thucydides’s Trap),主張當新興強權崛起,威脅現有強權地位,雙方可能爆發衝突。他今天表示,7年前出書預言中美可能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如今發展「都在預料之中」。

艾利森表示,在歷史上,雅典和斯巴達兩大強權對抗時,夾在中間的米洛斯島(Milos)慘遭屠城,這教訓顯示,隨著美中權力蹺蹺板變化,情勢會落入極度危險,因為當前強權會認為新興強權應心懷感激,新興強權卻會感覺被壓制。

艾利森表示,從國內政治論,沒人希望出現對手,故美國政壇人人爭相表現對中國更強勢立場,這可能會放大錯誤理解,甚至因誤判引發戰爭,但只要審慎,衝突非無可避免,過去500年16個捲入修昔底德陷阱案例中有4個未走向戰爭。

艾利森表示,夾在強權間的小國,就像象群相爭下被踐踏的青草,不會有好選項,只能不當挑釁的一方,例如若台灣選出的新總統表台獨言論,或像美國某些議員呼籲賦予台灣「非北約盟友」地位,這都可能引起中國發動戰爭。

艾利森說,幸好美國總統拜登團隊比較聰明,保持警覺、未恣意行動,如維持目前政策,他不擔心美中或兩岸會引發戰爭,但若任何一方挑釁,就可能像「斐迪南大公遇刺」事件般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

艾利森表示,假設中國決定宣戰,美國可能支援台灣甚至出兵,但之後台灣會完全被殲滅,對台灣來說,不管是誰先引戰,美中任何戰爭都會給台灣帶來毀滅影響。

艾利森說,北京一直在研究俄烏戰爭並汲取教訓,第一,烏克蘭面臨聯合行動挑戰,若不長期演習跨軍種情資整合困難;第二,美國對俄羅斯的情資掌握比中國更強;第三 ,情資整合與快速攻擊密集相關,如可以毫米為單位鎖定座標, 5分鐘到10分鐘內發動攻擊,會帶來很大情勢變化。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艾利森表示,俄烏戰爭激勵中國投入很多心血研究提昇戰力, 台灣想要和平就要為戰爭準備,當解放軍認為不確定能贏或代價太高,就會評估不要進攻,「當然最好是希望對方連想都不要想到戰爭,所以對話溝通很重要。」

艾利森強調,過去50年兩岸維持和平現狀是很成功案例、不要搞砸,拜登一再重申接受一中政策、不支持台獨與反對單方面改變現狀等立場,這是有模糊空間但務實可行的架構,他相信若美中台都不冒進,2049年時可紀念兩岸維持和平現狀100年。(編輯:蘇志宗)112091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