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院:施政成績有目共睹 國際評比表現優異
(中央社台北19日電)行政院發言人林子倫今天表示,過去7年來,行政團隊在總統蔡英文帶領下,各項施政成績有目共睹,盼部分媒體與團體在各項意見表達上應本於實證與數據,理性溝通,才能共同促進台灣公共討論的品質與民主發展的進步。
林子倫下午透過新聞稿表示,政府自蔡總統2016年上任以來,積極推動各項政策措施,包含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投資台灣3大方案、優化台灣基礎環境,並以5+2產業創新提升整體產業產值,再就6核心戰略推動台灣前瞻願景,相關成果不只獲得民眾肯定,在各項國際評比上更是表現優異。
包含2022年世界競爭力年報(IMD)評比第7名,2023年自由之家全球自由度報告亞洲第2名以及2023年全球健康照護指數連續5年全球第一。
在國內經濟成績上,2021年台灣經濟成長率6.53%近11年來最高,人均GDP也自2016年的2萬3091美元,大幅成長至2022年3萬2811美元。
林子倫說,相關表現在在顯示,雖近年來因中美貿易戰、Covid-19疫情、極端氣候及俄烏戰爭,全球皆遭受強烈的波動與衝擊,但台灣在行政團隊與全體民眾齊心努力下,經濟發展與表現仍能逆勢成長,讓台灣繼續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
對於媒體報導缺蛋、缺藥等「七缺」,林子倫說,為了將氣候對民眾的生活及產業的衝擊降到最少,政府於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中納入水環境建設,使今年上半年雖然水情吃緊,仍能維持民眾與產業日常運作。
能源部分,林子倫說,政府積極推動以展綠、增氣、減煤與非核等4大面向為基礎的作為,加速台灣能源轉型,截至今年5月底,台灣已完成3座離岸風場,離岸風機總數已超過200支。
他表示,去年再生能源發電量也首度超越核電,特別是光電加上風電的年發電量,是2016年的5倍。同時,政府提出由北至南於6座電廠中新增燃氣機組規劃,都已逐步興建中,扣除除役的機組,台灣將於2030年再新增約900萬瓩的裝置容量,高過預估負載成長約700萬瓩,並無所謂缺電的情況。
林子倫表示,為提供台商回台投資及企業投資等用地需求,政府積極協助企業排除產業用地取得障礙,至2022年推動工業區更新立體化發展方案已新增樓地板面積(容積獎勵部分)約11.6萬平方公尺,新增投資額326.06億元。未來將陸續完成與台糖合作的中埔、水上、新市、北高雄及褒忠等5處新產業園區開發與招商,以滿足產業用地需求。
林子倫表示,由於Covid-19疫情、烏俄戰爭、禽流感及氣候變遷等影響,世界各國都發生物資供給不足的情況,因此政府積極協調處理,就短、中、長期3階段因應現況並超前部署,盡可能將波動降到最低。包括雞蛋供給短缺、藥品短缺等,都有因應措施。
林子倫表示,為使台灣成為全球人才薈萃中心,國發會辦理「關鍵人才培育及延攬方案」,全力落實培育本土數位人才、延攬國際關鍵人才、深化雙語能力及國際視野3大策略,打造台灣成為人才匯聚重鎮,以人才驅動產業成長,提升國家競爭力。
他說,政府也持續檢視引進外籍移工情形,透過「移工留才久用方案」開放外國人在台從事中階技術工作,推動強化本勞技術培訓與聘用、公共工程朝自動化及預鑄化設計等精進措施,期能解決產業中階技術人力短缺問題,提供產業所需人力。(編輯:蘇志宗)1120519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