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水道博物館首本專書「溯水之源」推水資源教育

2025/2/20 16:18(2/20 16:3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日治時期台南水道已被列為國定古蹟,台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2019年10月10日開園,開園首本專書「溯水之源:臺南水道的人、物與歷史」20日發表,期待改變用水認知及推廣水資源教育。(台南市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提供)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傳真  114年2月20日
日治時期台南水道已被列為國定古蹟,台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2019年10月10日開園,開園首本專書「溯水之源:臺南水道的人、物與歷史」20日發表,期待改變用水認知及推廣水資源教育。(台南市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提供)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傳真 114年2月20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20日電)台南市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今天發表開園第一本專書「溯水之源:臺南水道的人、物與歷史」,透過水道歷史、資深水道職人使命及用水文化省思,以改變用水認知及推廣水資源教育。

「溯水之源:臺南水道的人、物與歷史」由「溪說臺南」作者楊宏裕、文史工作者楚然、成功大學歷史系副教授陳恒安及學生團隊所著,搭配插畫家鄭培哲建物畫,預定2月26日正式上市。

日治時期台南水道已被列為國定古蹟,台南市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於2019年10月10日開園,今天新書發表會中,現年已8、90歲數名水道老員工也到場抒發對水道的情感。

曾於日治時期擔任水道雜工的吳子中,對淨水設施、各式器械瞭若指掌,他回憶說,這是個「體力活大於技術活」的工作,雨季前後因溪水混濁,需要人工清理沉澱池,一開始不知道怎麼操作,「先做再說」,才和淨水設施有更緊密接觸。

後來,吳子中在水道附近定居,也成為獨當一面土水師傅,且在水道建築整修中,拾起不少被當成「廢物」的物件,包括日治「耐火磚」、專給達官顯貴使用的「青花瓷蹲便器」,全被他放在家中的「寮仔」。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市府文化局代理局長林韋旭則說,台南水道呈現日治台灣人民生活日常、日本對台治理策略,也標示台灣邁向現代化過程,歷史地位與展示文物深具特殊性,再以專書具體展現。

館方表示,「溯水之源」解析山上作為水源地的地理環境、追溯台南水道建造歷史,更透過水道職人、穿梭在水道間的人物之眼,展陳台南水道深入大眾生活的方方面面,讓水道博物館持續進入大眾視野,成為水文化教育倡議基地。(編輯:李亨山)1140220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