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培育台灣諾貝爾得主 台大校長:人才需長期養成

2025/2/20 18:40(2/20 19:2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台灣大學校長陳文章(中)20日出席114年全國大專校院校長會議記者會,針對台灣想培育出諾貝爾獎得主,陳文章建議,從攬才開始就要系統性培育,因應不同階段給予適當且長期支持,研究團隊也要有一定規模。中央社記者許秩維攝  114年2月20日
台灣大學校長陳文章(中)20日出席114年全國大專校院校長會議記者會,針對台灣想培育出諾貝爾獎得主,陳文章建議,從攬才開始就要系統性培育,因應不同階段給予適當且長期支持,研究團隊也要有一定規模。中央社記者許秩維攝 114年2月20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宜蘭20日電)國科會主委吳誠文今天表示,台灣至今還沒有培育出自己的諾貝爾獎得主。台灣大學校長陳文章認為,重點培育人才需長期養成,並協助他們進入各種重要學術組織。

114年全國大專校院校長會議今天在宜蘭大學舉行,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吳誠文報告時提及,台灣經濟實力已經是世界20多名,但幾十年努力下來,台灣自己卻連一個諾貝爾獎得主都沒有,實在丟臉,大學端也應該思考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教育部長鄭英耀在下午記者會中指出,教育部現已推動高教深耕計畫,鼓勵各校多元發展,未來也會再加碼,如果大學系所或學科能進入全世界百大或50名內,將另外加碼經費;教育部也期待大學訂定鼓勵創新的辦法,例如鼓勵教師帶職帶薪創業,或是跟法人或產業雙主聘等,希望透過各項創新作法,讓台灣早日培育出諾貝爾獎得主。

陳文章提到,觀察諾貝爾獎得主較多的國家,以美國為例,有很好的環境吸引學者去研究及創新,日本則針對某些課題長期支持;但台灣計畫的期程不夠長,也會隨時代變化而有不同調整。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陳文章指出,台灣的教授很多都是個體戶,應該要協助他們進入各種重要學術組織,並與諾貝爾獎得主有更多互動,當獲得國際學術大獎的國際科學院士的台灣學者變多,台灣產生諾貝爾獎得主的可能性也會變高。

想培育出諾貝爾獎得主,陳文章建議,從攬才開始就要系統性培育,因應不同階段給予適當且長期支持,研究團隊也要有一定規模;教育部推動的計畫,指標不應太過量化,重點培養的領域和人才要有不一樣的作法,重點培育人才需要長期養成且研究團隊需有較大規模。(編輯:管中維)1140220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