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學者:關係進展需雙邊相互協助
(中央社記者陳韻聿台北23日電)立陶宛昨天宣布捐贈台灣2萬劑疫苗,引發台灣民眾一片讚聲。立陶宛政治學者雷奇斯分析,政府顯然尋求對台關係突破,對具體成果也應有所期待,而這需要雙邊各自努力、相互協助。
雷奇斯(Šarūnas Liekis)是維陶塔斯瑪納大學(Vytautas Magnus University)政治與外交學系主任,曾在立陶宛外交部任職,也數度訪台交流。他去年撰文呼籲立陶宛政府更堅定反擊中國方面對立國公、私部門及智庫就台灣、香港、西藏等議題施壓,並承認台灣的獨立性。
立陶宛3月宣布規劃在台灣設立經貿辦事處,近日則率眾歐盟國家之先,宣布捐贈台灣2萬劑阿斯特捷利康公司(AstraZeneca, AZ)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苗,並預告計劃9月正式開展在台灣的經貿業務。
雷奇斯接受中央社採訪時指出,捐贈疫苗具高度象徵意義,立陶宛政府藉此傳達對民主國家的支持,但在實質層面有更多議題需要深入考慮、從長計議。
他分析,立陶宛與中方的關係近期明顯惡化;雖然由於立陶宛與中國的經貿相互依賴程度不高,因此雙邊關係惡化的風險相對低,但若高調與台灣發展實質關係未能給立陶宛帶來具體收穫,現任政府勢必將面臨不小的政治壓力。
他提到,台灣方面勢必也會思考可期待與立陶宛的關係發展到什麼地步,且願意為此承受多大風險、調整自己在國際舞台上的姿態。他說,尋求關係突破需雙方都有足夠決心及具體規劃;若立陶宛與台灣的關係進展至較「非正式」更上一層樓,勢必牽動歐盟及更大層級的政治角力。
回顧歷史,立陶宛1990年3月率蘇聯所占領各國家地區之先宣布獨立,1991年9月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並在建交文件承諾不與台灣建立或鼓勵發展任何官方關係。
雷奇斯指出,追求自由民主、為脫離集權統治及占領勢力奮鬥數十載的立陶宛當時決定與北京建交並簽下這樣的聲明「真是匪夷所思」。他研判,立陶宛方正尋求解套,但也力求風險可控。
立陶宛5月正式退出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的17+1合作機制,並稱此機制在歐洲製造分化及不平等關係,北京也未落實開放市場、增加投資等承諾。
根據聯合國相關統計,中國去年在立陶宛的出口總額占比約1.1%,總金額不到4億美元,在立陶宛的進口總額占比則約4.1%,總金額約13.4億美元。
台灣與立陶宛目前則雙邊貿易往來不多。根據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統計,去年台灣對立陶宛進口額約3212萬美元,出口額約1億900萬美元。立陶宛人口不到300萬人。
立陶宛經濟與創新部長阿爾莫奈特(AušrinėArmonaitė)近日表示,政府已批准相關法律修正案,朝在台灣設立經貿代表處更進一步,「這意味我們的出口商將有更多機會,對立陶宛的投資也可望增加」。(編輯:黃自強)1100623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