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解嚴30年 社運發展催生政府政策【影】

2017/7/16 09:55(7/16 10:30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余曉涵台北16日電)台灣解嚴30年,社會運動與民間社團蓬勃發展,甚至透過社運促使政府立法或修法,保障人民的安全、權利,讓台灣走向更民主化社會。

今年為解嚴30週年,回顧這30年來,台灣的社會運動與民間社團蓬勃發展,公民力量茁壯,越來越多民眾走上街頭,表達訴求,爭取權益,不少法案是因社運所產生或修正。

社團法人台灣樹人會常務理事潘翰聲就指出,集會遊行法的修正、公民投票制度等,都是透過社會運動爭取來的權利。

潘翰聲說,台北捷運在台北市興建時將興建過程中產生的廢土,隨意傾倒在台北縣(現在的新北市)的五股一帶,1993年時環保團體就從新北市遊行到當時的台北市政府的所在處大同區。

潘翰聲表示,當年新北市核准遊行,但台北市不准,因此遊行隊伍過了淡水河後,就瞬間成為非法集會。但當時環保團體仍堅持繼續遊行表達其訴求,後續也提出釋憲。

「大法官當時就宣告集遊法部分違憲」潘翰聲說,當時集遊法就因此修法,這就是很經典的因社運帶動修法的案例之一。

勵馨基金會執行長紀惠容也說,社運近幾年的議題多元,從過去的經濟、弱勢,到現在的跨性別議題等,直接或間接影響政府政策或法令。例如彭婉如事件後,促成「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的通過;社運關心性別平等,催生「性別工作平等法」等。

至於解嚴初期跟現在的社運有何不一樣的地方,潘翰聲認為,社會運動的走向有激烈化趨勢,因為外界聲音在政治部門沒有代表力量。他說,未來的社會運動相信會以成立政黨等方式,向政府發聲。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紀惠容則認為,現在的社會運動是議題較為多元,表達方式也較有創意。過去的社運議題,都跟整體政治結構有關,而現在的較為細化,關心土地、移民、移工等有利益衝突的議題居多。

紀惠容說,非政府組織(NGO)有其角色跟定位,NGO需要「參與」跟「監督」政府,且兩者都很重要。她表示,過去是跟政府對立,現在則有一點點的夥伴關係。1060716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解嚴前搞學運 鍾佳濱:家裡會被查戶口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