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5大原因 五十肩好不了【書摘】

2025/2/19 19:20(2/19 19:43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示意圖。(圖取自Pexels圖庫)
示意圖。(圖取自Pexels圖庫)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網站)五十肩、夾擠症候群、肌筋膜症候群、肌腱炎、肌肉拉傷、退化性關節炎……你的肩膀痛,到底是哪一種?明明做了很多伸展、活動筋骨,為什麼五十肩好不了?咦,你確定困擾你的肩痛真的是五十肩嗎?

曾任北醫、壢新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的許嘉麟出版《自己的肩痛自己救:圖解五十肩保健與治療》,以專業的復健知識與多年臨床經驗,全面解析肩痛成因,幫助讀者正確認識肩膀構造,從診斷肩痛原因開始,提供明確的治療建議與居家復健方法。中央社取得授權與您分享部分內容。   

為什麼五十肩好不了

來門診詢問肩關節囊擴張術的肩友,無一不想快點改善擾人的肩部問題。通常他們都是這樣說的:「我已經做過這個、那個,但這五十肩都不會好啊!」

肩友常常很困惑,自認很努力了,肩膀問題仍如影隨形。下面是門診常見的「五十肩好不了」原因:

「可是,你不是五十肩」

很多肩友覺得自己的五十肩都好不了,明明有聽鄰居的建議拉單槓,在家也努力動啊動,地有掃、碗有洗、窗子也擦了,卻愈動愈痛,怎樣都好不了。

不是所有肩痛都叫五十肩,100個人只有2到5個是真的五十肩。五十肩在醫學教科書上的定義非常明確:「沾黏性肩關節囊炎」,指的是「肩關節囊」「沾黏」「發炎」。肩友若以「肩痛」為關鍵字查詢Google,不乏許多年輕名人在媒體上喊著:「我有五十肩,怎麼都好不了?」但是那些極可能都不是五十肩。

人體構造可以簡單分成肌肉、骨頭、神經、血管、關節囊、肌腱和筋膜,而肩部周邊的構造如頸、頭、背、心、肺等,每一個部分的損傷都會造成肩部痠痛的問題,也會影響活動角度,但每種症狀的細微差異表現所產生的不同組合,會指向不一樣的疾病。

常見的症狀表現差異如:
●五十肩的「角度受限」是卡住感,旋轉肌袖是特定幾個角度會痛到舉不高,但可以被抬起。
●五十肩的「疼痛」是痠、痛、無力感,心絞痛的痛是會冒冷汗、尖銳的痛。
●五十肩的「緩解」是適度活動,由於灶因是關節囊黏住,所以不動會更痛,但是肌肉、肌腱的痛則是不動會覺得比較好,愈動會愈痛。

治療上:
●五十肩要動,肌肉和肌腱問題要休息。
●五十肩要治療關節囊沾黏才會好,若無法解決關節囊沾黏的問題,只是治標不治本。

這些細微的差異連非專攻肩關節的其他專科醫師都很難分辨清楚,難怪肩友們常常「錯把馮京當馬涼」,怎麼治都治不好了。大家可以透過前面教的簡單測試,看看自己可能是哪種原因,對症下藥!

「好痛!我忍!」

忍痛對五十肩治療是沒有幫助的。

疼痛是一種警訊,用意在提醒身體「要休息了」、「有狀況喔!」和汽車警報器的功能很像。試想看看,如果今天警報器壞了,不知道怎的一直叫不停,您會這樣就直接開上路引起路人側目,還是先去保養廠把警報器關起來?

疼痛也一樣,現在已經有非常多種藥物可以幫助我們,若是害怕藥物造成的副作用,那更應該在藥物的協助下,盡快治好五十肩。

也就是說,雖然先關掉了警報器,當天趕上班,車子沒辦法立刻修好,但之後還是要好好找出原因,看是更換零件還是重新校正系統,才是治本的做法。

忍痛會造成非常多問題,門診不乏忍痛忍到憂鬱症的患者。疼痛會讓自己看不到生命的美好,連帶讓身邊的家人心情低落,以及因為怕拉到肩膀而姿勢不良,加速整組「壞了了」的可能性。

疼痛真的不需要忍,在藥物作用緩解症狀期間,盡快治好疾病,才是正確的王道!

「好痛!根本不敢動!」

許多肩友不肯吃止痛藥,但又怕痛,痛又不敢動的結果就是讓輕微的五十肩變成嚴重的五十肩。

五十肩是「包住關節的一層膜」(為了增加活動度)黏住的問題,所以只要讓它們不要這麼黏、不要這麼緊,就可以有效改善五十肩的症狀。

如果您的症狀很輕微,可以在家做全角度的運動來拉開。這時請務必注意錯誤的居家復健觀念,像是只熱敷、沒有拉到關節角度、拉1天休10天等。如果時間允許,也可以到復健科由物理治療師協助進行,但每星期至少要去3次,連續1個月,再看看有沒有改善。很可能您執行上沒有達到關節角度,卡關很久自己也不曉得,還以為已經好了,卻連背後抓癢都很勉強。

「我有甩手啊!」

正常情況下,不管是甩手或拉單槓都是個人的運動選擇,但在發炎情況下,請不要甩手或拉單槓,過度使用手部的活動也應該避免,因為發炎中過度拉扯會造成關節囊出血、肌肉拉傷、讓肌腱破洞更嚴重。

肩友們常常分不清楚「復健」與「活動」的差別,以為自己有在掃地或是肩膀有在動就是治療。事實上,復健是要讓身體回到正常狀態,所以在復健過程中,正常生理角度都必須重新練習與刻意去做,而且是緩慢、漸進式執行。五十肩復健的重點在於拉開關節囊,所以要做到可以拉開關節囊的角度,才算是醫療上的復健。

換言之,醫療上的活動與平常工作、打掃的活動範圍不同,更不用說隨意甩手或拉單槓這種過度激烈的動作,可能會造成更嚴重的傷害。就像你得了腸胃型感冒,正在上吐下瀉,卻被逼著去吃到飽餐廳大吃大喝補充營養一樣,時機點錯了,不但沒有幫助,反而還會加重病情。

有時候聽到沒有肩痛的家屬對肩友說:「這哪需要治療?你就自己多掃地當作運動啊!」都覺得十分心疼,因為這樣的話不但對病情毫無幫助,也否定了肩友正在為疼痛努力的事實。

「就給它痛一輩子好了!」

慢性疼痛最怕的就是痛到意志消沉。沒有受過五十肩之苦的人,往往無法理解那種「白天痛又痠、晚上痛到醒」的日夜折磨。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剛開始時,肩友會很認真聽鄰居報撇步或自己上網找資料,自己在家做運動,但是一不小心做太多或做得不對,造成肩膀更痛,只好去看醫生,看了醫生卻被念說自己亂搞拉傷了,回到家還被家人質疑:「有這麼痛嗎?」

這種動也不對、不動也不對,再加上日夜痛、不能睡的多重壓力,肩友常會產生「隨便啦!」的消極念頭,接著更自暴自棄,錯過治療黃金期,疾病就變得更棘手、更難處理,治療需要花費更多時間與金錢。(書摘由時報出版提供)1140219

自己的肩痛自己救:圖解五十肩保健與治療
自己的肩痛自己救:圖解五十肩保健與治療
  • 作者|許嘉麟
  • 出版社|時報出版
  • 出版日期|2025/01/14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