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男性身高矮1.2公分? 國健署:抽樣誤差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沈佩瑤台北11日電)衛福部國民營養健康調查發現,2017到2020年18歲男性身高,較前4年略減1.2公分,國健署說明是抽樣誤差所致。醫師提醒,營養不足、生活作息不佳,甚至太陽曬不夠,都會影響身高。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國民營養健康調查,2017到2020年18歲男性平均身高為172.1公分,較2013到2016年的173.3略減1.2公分;女生部分,則是自2013到2016年的160.7公分,略微上升0.5公分達161.2公分。
國健署監測研究及健康教育組研究人員告訴中央社記者,雖然從平均數上看來有差別,但因本調查是以抽樣方式進行,並非普查,因此可能會產生隨機誤差;若將標準誤差納入考慮,不論男性或女性身高,在前後2次調查中,都沒有顯著差異。
開業小兒專科醫師麥建方接受中央社記者電訪指出,影響兒童生長發育的因子很多,撇開家族、基因等因素不看,主要以營養、環境以及生活作息的影響最大。
尤其營養和生活作息,麥建方解釋,現在看到比較大的問題是肥胖率跟外食比例雙高,連帶使得國人缺鈣、缺鋅不在少數,且很多孩子吃了較多高鹽、高油、高糖的食物,尤其含糖飲料攝取過多,都會影響身高。
麥建方說,再來就是現在小朋友的睡眠時間受到嚴重壓縮,加上運動量不足,甚至曬太陽曬不夠,種種因素疊加之下,導致小朋友長不高。
他臨床觀察發現,通常只要能幫助孩子恢復正確的健康識能,包括一定要睡至少8到9小時、參考國健署健康餐盤吃足夠份量的蔬果、運動量平均每天至少1小時、每天3C產品使用小於1小時、儘量不要喝含糖飲料等,在體重控制、身高發展上,多半就能獲得改善。
「不是基因或某個器官有問題才叫生病。」麥建方提醒家長,對於健康的生活態度了解不足,同樣會造成健康問題;雖然平常學校也會宣導健康識能,但孩子不見得真的理解,也不確定有沒有做到位,醫師重要任務之一就是結合臨床症狀,例如健康數據、身高、體重等,進而判斷行為、健康識能是否出問題,給予正確觀念後,通常這些孩子就能健康回到社區。(編輯:李亨山)1130611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