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小孩容易尿床 醫提醒4情況應當心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8日電)天氣冷颼颼,兒科醫表示,小朋友尿床機率增加,季節性膀胱過動通常會逐漸恢復,當心是否為環境改變、飲食問題、泌尿道感染、構造或代謝異常等問題,過了7歲後還尿床快就醫。
開業兒科醫師麥建方今天接受媒體電訪說明,季節變化時,小朋友可能會比較容易尿床或尿急,這種稱為季節性膀胱過動,多半不用特別理會,大概2到4週就會慢慢恢復正常,單純晚上容易尿床則建議睡覺前不要喝太多水,或是吃含水量比較多的食物,例如奶、稀飯等。
麥建方表示,到了小學後若晚上還尿床,未來跟同學出去,可能會有社交問題,且對小朋友來說,能夠控制自己的大小便對自信心來說也非常重要,所以通常在5到7歲會開始比較積極介入、訓練小朋友。
至於小小孩要戒尿布,麥建方認為,3、4歲再戒都還來得及,但如果到了小學仍需要包尿布,就建議帶去看醫生,目的主要是確認是否有大腦不成熟之外的問題,比方說抗利尿激素夜間分泌不足、反覆泌尿道感染、泌尿系統構造畸形等,需要就醫並與醫師討論。
麥建方說,若尿床外,白天可能每30分鐘就要跑廁所,且每次只尿一點點,就醫檢查沒有問題後,應避免吃太多刺激膀胱、利尿的東西,比方說茶類、可樂等,還有注意小朋友可能吃某些水果容易想尿尿,由家長依經驗篩選。
不過,麥建方提醒,家長也應留意孩子在排尿時是否感到其他問題,像是腹痛、尿色改變、孩子在睡覺是否容易打鼾嚴重等,尤其白天頻尿,且尿很多又容易口渴,恐是兒童期糖尿病引起的DKA(糖尿病酮酸中毒)。
他指出,兒童期糖尿病第一次被發現,往往都是以DKA表現,常見就是本身吃多、尿多、小孩卻不斷變瘦,還有就是容易莫名腹痛、精神不好,雖然這是極端狀況,家長仍應當心。
麥建方重申,頻尿這件事情可以從很簡單的季節變化到剛換環境緊張,甚至飲食問題造成,病因性則可能是泌尿道感染、構造異常或兒童期糖尿病,7歲之後如果還在尿床務必就醫。(編輯:陳政偉)1140208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