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高中立志當無國界醫生 夏肇聰難忘戰地同名嬰

2023/6/29 19:21(7/8 15:13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無國界醫生組織29日舉行媒體交流會,邀請來自香港的外科醫生夏肇聰出席分享赴南蘇丹難民營等經歷,盼喚起人道意識,共同關注難民議題。中央社記者沈佩瑤攝  112年6月29日
無國界醫生組織29日舉行媒體交流會,邀請來自香港的外科醫生夏肇聰出席分享赴南蘇丹難民營等經歷,盼喚起人道意識,共同關注難民議題。中央社記者沈佩瑤攝 112年6月29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29日電)外科醫師夏肇聰高中時看到無國界醫生宣傳而立志從醫,2022年首次踏進南蘇丹難民營。1天收治的槍傷患者比在台灣10年還多,令他印象深刻,最難忘戰地接生寶寶跟他取同名。

每年6月20日是世界難民日,根據聯合國難民署最新數據,全球仍有1.1億人流離失所。無國界醫生組織今天舉行媒體交流會,盼喚起人道意識,關注難民議題。

小兒外科與外傷科醫師夏肇聰分別在2022年與今年4、5月被派往南蘇丹難民營,身為當地唯一的外科醫師,出任務期間24小時待命。他笑說,因為原本就喜歡露營,沒有水土不服的問題,還曾臨時急中生智改裝針筒、塑膠手套當作醫材,結果意外好用受歡迎。

夏肇聰提到,在南蘇丹期間,1天收治10名槍傷患是常態,比在台灣10年還多,且有不少難民趁停火空檔才能輾轉就醫,很大支援人力來自難民營,包括幫忙處理手術器械、照顧病人甚至行政庶務等,才能讓醫療正常運轉。

來自香港的夏肇聰在高中時看到無國界醫生宣傳而立志從醫,連選擇小兒外科及外傷科都是為了這個目標。令他印象深刻的回憶之一,是幫難民產婦剖腹接生,手術過程半身麻醉,媽媽聽到嬰兒哭啼聲後,轉頭問一旁助產士,「醫生叫什麼名字?」以夏肇聰的英文名Marco命名,感謝他用手把小孩帶到世上。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大家都知道有個跟我同名的寶寶。」他笑說,每次到病房,就會有人喊「Marco快去看Marco」;在第1次任務期滿後,他和當地人成了朋友,今年再度前往,原本準備給小朋友的糖果零食,卻被大人們一掃而空,無奈又好笑。

儘管成為無國界醫生是志願,實際經過戰地洗禮後,夏肇聰最大感悟是要更珍惜資源、時間與身邊的人,「因為有些同事、朋友,在戰地衝突中突然就往生了」。他也強調,關注難民不一定要出錢,可以多看看、多了解,知道世界上有這麼一批人就好。(編輯:管中維)1120629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