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團:6成性暴力被害人曾求助 僅28%覺得被接住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沈佩瑤台北2日電)現代婦女基金會指出,調查發現僅6成性暴力被害人曾對外求助,其中不到3成覺得「被接住」獲得支持。衛福部表示,將跨部會討論如何營造「不譴責被害人」的環境。
近日爆出多起職場性騷擾事件,被害人求助後是否被接住,受社會關注。
現代婦女基金會執行秘書吳姿瑩今天告訴中央社記者,基金會調查發現,有39.2%性暴力(包含性侵、性騷等)被害人沒有對外求助,原因多是擔心別人不相信、怕變成茶餘飯後的八卦,或怕被質疑別有目的、沒有做好自我保護等。
吳姿瑩說明,調查也發現,在對外求助的被害人中,有53%覺得沒有獲得符合期待結果,或沒有得到協助、支持;狀況包含在申訴過程被刁難,甚至被調職、轉學等變相遭到懲罰,都讓被害人覺得「好像錯的人是我」。
她指出,僅28%有求助的被害人覺得有獲得支持、有被接住,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身邊的人願意傾聽、不給予批判或責備,讓被害人覺得被接納;也有公司陪伴被害人走過後續司法調查過程,讓被害人覺得有人一起面對。其餘約2成求助的被害人覺得無特殊情況、或對結果不置可否。
吳姿瑩說,性暴力事件對被害人來說已經很不舒服,又要擔心申訴後公司態度,第一線受理的職場主管在傾聽被害人時的反應,就非常重要;若有質疑、嘲諷,都會讓被害人覺得自己「不該說出來」。
對於要如何真正「接住」被害人並提供後盾,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司長張秀鴛今天告訴中央社記者,性騷擾一定要由被害人主動申訴、主張權益;在申訴整個處理過程中,絕對會照顧被害人的隱私、尊重意願、不責備,並完全接受其說法,才會進入調查階段。
張秀鴛說,如何營造一個友善的「不譴責被害人」環境,主管或其他人員在接受申訴時,若有譴責被害人的言行是否應予以再教育等處罰或處分,「都是可以再討論形成共識的」。
她舉送早餐為例,可能就會有聲音認為被害人不要接受對方好意,就不會有後面狀況等,或認為被害人當初也是「有所圖」,但這些話背後還是在譴責被害人。
張秀鴛說,仍有很多迷思或性別偏見,都形同譴責被害人,讓被害人出面主張權益時可能遭到挫折,「這都是社會跟政府應該要再進步的部分」。(編輯:戴光育)1120602
- 2024/11/14 12:36
- 2024/11/14 10:18
- 2024/11/12 12:08
- 2024/11/05 10:33
- 2024/11/05 10:18
- 2024/10/16 14:38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