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2成發現時已第4期 醫籲高危險群勤檢查
2023/3/28 11:38(2024/9/16 17:58 更新)
(中央社記者楊思瑞台南28日電)奇美醫學中心統計近年有接近2成的大腸直腸癌病人,在發現時已是第4期,主要以肝臟、肺臟轉移居多,病人接受根除治療仍有不錯的治療效果,醫學中心呼籲高危險群定期接受檢查。
奇美醫學中心一般及消化系外科主治醫師王家豪今天在院內衛教宣導會表示,3年多前1名60多歲、無慢性疾病男子,先因腹脹至診所就醫,超音波檢查意外發現肝臟腫瘤,轉到奇美就醫後診斷為大腸癌第4期併肝臟轉移3顆腫瘤。
大腸癌如何防治?
大腸癌早期並無症狀,但可以透過定期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根據統計,早期的大腸癌如果妥善治療,存活率高達90%以上。
預防方法
1. 養成良好飲食習慣、多吃蔬菜水果,少吃紅肉、加工肉及高油脂食物
2. 養成每天運動習慣
3. 養成定期篩檢的習慣、50歲以上民眾應每1至2年接受糞便潛血檢查,若有個人或家族瘜肉症或大腸癌病史的民眾,建議接受全大腸鏡檢查,檢查年齡也要提早。
資料來源:國健署
看更多
關閉
王家豪指出,因部分腫瘤體積較小又位於肝臟深處,醫療團隊討論後先安排化學及標靶治療,確定腫瘤穩定後施行大腸直腸手術、肝臟腫瘤切除及電燒灼術,術後完成後續化學及標靶治療,追蹤至今無腫瘤復發現象。
王家豪說,近年來台灣大腸直腸癌發生及死亡人數呈快速增加趨勢,而且有年輕化現象,院方統計發現有接近2成病人在發現時已為有轉移現象的第4期,主要以肝臟、肺臟轉移居多,隨著化學及標靶治療進步發展,許多第4期大腸直腸癌病人病情仍可獲得控制。
他進一步指出,轉移性肝腫瘤常以多顆、散布在肝臟深處呈現,全數以手術切除可能導致肝臟體積減少。同時以腹腔鏡大腸直腸手術、肝臟切除及電燒灼肝臟深部腫瘤,已成為一般及消化外科常規施行手術,追蹤發現與全手術切除病人效果相當。
王家豪表示,大腸直腸癌可透過早期發現提高治療成效,除建議民眾充分利用健保提供的篩檢,平時注意是否有排便習慣改變等狀況,具家族史等高危險群最好可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編輯:卞金峰)1120328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