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海岸彰雲嘉南最髒亂 垃圾以漁業廢棄物最多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27日電)根據調查,約一半以上的垃圾量出現在前10%的海岸線段上,其中彰雲嘉南區段為全國整體(含離島)海岸線最髒亂區段;垃圾組成以漁業相關廢棄物占垃圾總量約7成最多。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委託澄洋環境顧問有限公司進行「110年度海岸環境清潔維護推廣及成效管理計畫-快篩監測與來源分析」,這份最新出爐的官方調查顯示,全台只有東部的海岸線最乾淨。
根據報告內容,約一半以上的垃圾量出現在前10%的海岸線段上,估算全台海岸線上現存總量約1426噸,台灣本島占68%垃圾量,外島占32%;其中彰雲嘉南區段就占37%垃圾量,為全國整體(含離島)海岸線最髒亂區段;台灣東部只占全國5%垃圾量,為全國海岸線最乾淨區段。
澄洋環境顧問有限公司執行長顏寧告訴中央社記者,本計畫另外選定澎湖縣、彰化縣、雲林縣、嘉義縣、金門縣、連江縣、屏東縣、桃園市等8縣市、共11處海廢熱點海岸,分析其來源與比例。
分析垃圾組成,漁業相關廢棄物占垃圾總量約7成,其中又以發泡浮球、漁網繩索、硬塑膠浮球與塑膠瓶為最主要的垃圾類型。
觀察廢棄漁具,材質以保麗龍(EPS)與摩利龍(EVA)等塑膠發泡材質浮球占58%為最高、其次為硬質塑膠(PVC、ABS)浮球占35%,其餘則為以尼龍為主的各式漁網;漁法方面,多款大型發泡浮球占36%,可明確判定為淺海養殖牡蠣或其他水產使用,其餘硬質浮球與漁網則較難歸類為單一漁法。
顏寧說明,藉由到台灣各漁港記錄漁船所裝載漁具照片與訪談漁民,實際上大多數廢棄浮球較少被台灣漁民使用,少數可能來自於海上作業時不經意遭遇後撈起作為船舶碰墊使用,普遍為中國漁民於沿岸水域養殖或撈捕時使用;加總推測,此次熱點抽樣漁具有68%極可能來自中國。
根據報告,國內環保團體「愛海小旅行海廢資料庫」與環保署海廢清理數據資料庫,統計2018至2021年每年的海廢移出量(2021年統計至10月),分別為4032噸、3804噸、6萬3139噸與3萬6475噸。
淨灘部分,顏寧建議,冬季降低清理頻率,待東北季風結束後的春季集中清理;優先處理熱點線段,如彰雲嘉南縣市,而長年乾淨的線段如東部海岸,或垃圾量基本已維持穩定的北部海岸,可依實際垃圾量逐漸降低清理頻率,將資源轉移到熱點區。(編輯:張雅淨)1110227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