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掀餐飲變革7 / 你在LINE群組買菜?網購亂象令消費權益及資安曝險
疫情巨浪來襲,餐飲業一夕間面臨斷炊危機,除了靠外帶、外送轉型抗戰,也絞盡腦汁拉近「與家中餐桌的距離」。面對餐飲商業模式巨變,消費者如何食得安心?後疫情時代的飲食趨勢將呈現什麼樣的新面貌?
(中央社記者江明晏、吳家豪台北14日電)「宅經濟」刺激網購量暴增,但詐騙亂象與資安危機卻潛藏其中;疫情期間,不少個體戶在「LINE群組」攬客賣菜,消保官提醒,勿在社群中下單交易,若遇不良賣家,恐求助無門。
疫情導致餐飲產業生態驟變,外帶、外送成為消費主流,許多民眾更傾向「自煮」,導致生鮮需求大增,也帶動多數跟餐飲、生鮮採購有關的交易都轉向線上,看似便利迅速,消費者卻在無形中承受許多風險。
LINE群組變交易平台 消保官揭三大風險
消費者為減少外出採買接觸風險,轉向零接觸的線上消費,不少菜販、肉類中盤商也自行在LINE開設群組攬客推銷,由消費者再私下以LINE Pay、街口支付、轉帳等方式完成交易。由於部分賣家強調免物流費或刻意削價競爭,販售價格往往比大型電商便宜,使得原本以訊息交流為主的社群儼然成為交易熱絡的電商平台,在疫情期間蔚為風潮。
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副處長吳政學對中央社記者表示,業者透過LINE群組或Facebook社團等平台進行兜售,都是屬於消保法第19條「通信交易或訪問交易」的範疇,不脫相關法律責任;但消費者要注意的是,疫情期間大家時常購買的生鮮與葉菜類,有易腐敗特質,屬於合理例外之情事,沒有7天猶豫期,是消費者必須承擔的風險。
其次,大型電商平台多數提供第三方交易服務或是信用卡交易,在金流上較有保障;而一般社群平台則要小心金錢糾紛,建議消費者保有匯款明細或是LINE Pay交易紀錄,有助於日後發生糾紛時的舉證。
吳政學提醒,由於Facebook社團或LINE群組並不像其他正規電商會對賣家身分查證,也不會記載業者的真實名稱與地址,因此往往民眾想依法主張解約退貨權利卻找不到賣家,即使想寄發存證信函、找消保官申訴都求助無門,行政協商介入的效果不彰。
趨勢科技資深技術顧問簡勝財指出,Facebook社團與LINE群組購物的買家參差不齊,「一頁式廣告詐騙」層出不窮,消費者時常反映產品品質惡劣、產地與賣家說的不同,最糟糕的是「付錢後根本沒收到商品」。他呼籲消費者最好在大型線上賣場購物比較保險,也建議社群平台應該要針對廣告把關,以免更多人受騙上當。
LINE對此回應,包括群組等聊天服務,是提供「非商業」用途使用。由於LINE內建預設開啟的訊息加密功能,包括LINE官方都無法得知任何用戶的聊天內容,自然也無從監督;若用戶在LINE群組裡發生交易糾紛,可以透過檢舉功能回報商業或其他不正當行為,LINE團隊在收到檢舉資訊後,將依據LINE服務條款,進行評估與處理。
騙中獎?取消分期? 網購詐騙亂象橫生
而疫情期間,網購量暴增下,亂象橫生,資安危機與風險同步升溫,更有不少民眾被詐騙集團盯上。由於先前傳統市場屢傳確診案例,東森購物旗下的熊媽媽買菜網,受惠於民眾居家防疫對蔬果、魚肉類的需求,業績較過去大增4倍;但卻傳出消費者個資外流,多名受害者遭詐騙集團所騙,而匯出款項。
對此,「熊媽媽」表示,初步推測不排除是合作第三方的問題,目前已經會同相關單位追查中,同時與警方聯繫,務必要全面防堵詐騙集團,保護消費者權益與交易安全。
類似的狀況不只有一樁,民眾使用外送平台App刷卡下單後,通常會收到手機簡訊進行認證。近期有不肖人士從外送平台盜刷被害人信用卡,購買大量生活用品,再利用人頭門號進行簡訊認證,並將得手商品以市價5折售出。
大型電商也曾傳出消費者差點受騙上當,PChome社群小編特別提醒,有很多「傳送含惡意連結的簡訊」或「假冒活動中獎網頁」的詐騙手法,如果收到不明簡訊,或是逛網頁逛到一半跳出中獎訊息,務必提高警覺,不要點進去。
刑事局統計今年5月網購詐騙件數達512件,要求解除分期付款有298件,比4月增加2成,詐騙金額將近新台幣8000萬元。
電商產業人士黃偉東表示,過去關於電商的網路詐騙就層出不窮,近期因為疫情帶動宅經濟需求,詐騙事件激增,若要防堵詐騙,有賴「消費者」和「企業」兩端共同努力。
他舉例,以消費端而言,可以「定期更換密碼」保護個資;其次是如果發現電商平台頁面屢次有類似抽獎廣告或惡意訊息頻繁跳出,「可能意味著該網站已被駭客入侵,建議直接拒絕使用這個平台,避免個資遭竊」。
以企業端而言,他認為,在電商角色日益重要的今日,電商業者除了在內部監控資安外,也要積極和第三方單位合作升級、提高資安層級,共同避免個資外流、保護消費者權益,更要主動告知消費者勿信來路不明簡訊的義務。
刑事局則提醒,詐騙集團看準疫情熱潮,許多民眾「宅在家」網購,要謹記保持冷靜、小心求證、適時求助3原則以提升防詐免疫力。
首先是保持冷靜,網購時遇到差價過大商品,務必冷靜辨識,勿衝動下單;其次是小心求證,接獲陌生人來電話家常,也要冷靜記下對方所稱個人資訊,掛上電話後再查證,網購應注意喜愛商品是否非透過正規電商平台而是在臉書或LINE私下販售;最後需適時求助,遇到疑似詐騙案件但無法確定時,速撥打165反詐騙專線,才能大幅減低疫情下受騙機率。(編輯:張良知)1100814
- 你在LINE群組買菜?網購亂象令消費權益及資安曝險2021/08/14 10:09
- 2021/07/18 10:03
- 2021/06/26 08:55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