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率可以調控 教育部:非辦學績效唯一指標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30日電)教育部今天公布109學年度大專全校新生註冊率,共有12校低於6成。技職司長楊玉惠強調,學校可透過寄存名額等方式調控「母數」,因此註冊率並非觀察辦學績效的唯一指標。
根據「大專校院校務資訊公開平台」統計,109學年度有12校註冊率低於6成,其中聖約翰科大、大同技術學院、台灣首府大學已連續2年註冊率未達6成。
不過這並非校數最多的一次,106年度曾有17校未達6成,107和108學年度則分別有9校、6校。學校名單也多有更換。
技職司長楊玉惠今天下午接受媒體聯訪表示,註冊率的「母數」是招生人數,學校可透過一些策略控管,例如把名額「寄存」給教育部,原本招100人今年只招60人,母數變小,註冊率就會好看一些。
楊玉惠表示,註冊率反映的是學校今年的招生狀況,並非學校的辦學績效,之前教育部沒有公布全校註冊率,就是怕會「誤導」,後來在立法院的要求下才公布。她強調,一個學校辦的好不好,主要還是要看財務狀況、評鑑、教學品質查核等項目。
楊玉惠舉例,今年有一個學校註冊率達9成,但註冊人數其實只有100初頭,學雜費收入非常少。也有學校註冊率偏低,但學校背後有宗教團體、企業大力支持,董事會每年都願意挹注資金,維持一定的教學品質。
高教司長朱俊彰也以華梵大學為例,近年註冊率不高,但學校主打書院教育,願意提出有特色的方案,教育部也會在名額和政策上盡量給予支持,「註冊率不是唯一參考指標。」
教育部今年修改「教育部輔導私立大專校院改善及停辦實施原則」第3條,註冊率不再是專輔學校的指標。技職司長楊玉惠解釋,政策並沒有放寬,過去註冊率也只是參考之一,教育部在評估「專輔」時是綜合各項指標。如果單純用註冊率和學生人數來決定,會擔心學校為了美化數字,做一些「不該做的行為」。
除了私校,部分國立大學的註冊率表現也不理想,例如台東專科學校、金門大學、澎湖科技大學等。楊玉惠表示,位於偏遠、離島的學校,肩負培養地區人才的責任,教育部不會扣減學校的基本需求,反而會增加挹注,持續給予支援,因為隨著學生人數減少,學校很難光靠學雜費收入支持辦學品質。(編輯:陳政偉)1091230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