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災難轉化成養分 賴榮傑帶兵多了同理心

2019/9/17 09:09(9/17 17:22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九二一20年 走過震殤(中央社記者游凱翔台北17日電)20年前的九二一大地震,傷亡慘重,當時參與救災、現任花東防衛指揮部參謀長的賴榮傑少將說,九二一讓他感覺自己很渺小,一輩子都忘不了,也因為這次地震,促成國軍救災能量的建立與整備。

●國軍不分晝夜 共投入46萬人次救災重建

1999年9月21日凌晨大地震發生後40分鐘,國軍衡山指揮所即按危機處理程序,發布救災命令,清晨4點之後,救災部隊陸續到達災區;清晨6點,成立「救災應變指揮中心」。國軍官兵不分晝夜,共投入46萬人次協助救災重建,為近年來國軍最大的軍事行動,其傑出英勇的表現,並獲時任總統李登輝頒獎表彰。

「九二一那場災難,讓我感覺到自己很渺小、很無力,一輩子都忘記不了。」賴榮傑當時30歲,在陸軍五八砲指部擔任本部連少校連長,震災發生後隨即奉命投入九二一救災、物資發放工作。

●畢生難忘 賴榮傑協助安置遺體

強震發生,人員死傷慘重,許多愛心物資湧入災區,賴榮傑當時的任務是確保物資有效運用,他帶領官兵進行分類,讓鎮公所能將物資優先提供老弱婦孺;但由於東勢地區死傷嚴重,許多遺體陸續安置在體育館內,賴榮傑接獲的另一項任務,就是協助安置遺體。

接獲命令的當下,賴榮傑內心掙扎,心裡想的是「找誰去啊」,當時只是校級軍官的他只好以身作則,找了幾名心理素質較強的幹部,帶領約20名士兵前往體育館,協同葬儀社人員安置遺體。由於許多遺體殘缺不全,加上家屬在旁悲痛的神情,讓賴榮傑與官兵難以忘懷,甚至夜晚入睡時,還有官兵頻頻做惡夢,但也因此,讓賴榮傑與官兵弟兄更珍惜這段患難與共的革命感情。

●忍受惡臭與黑暗 化學兵劉志宏前線消毒

九二一地震發生當下,還有一群人挺進傾斜建物,在惡臭與黑暗中消毒,就是為了避免病菌滋生擴大災情,他們是國軍化學兵。陸軍司令部化兵處副處長劉志宏回想起這段往事,仍歷歷在目。

現任陸軍司令部化兵處副處長的劉志宏上校,20年前還只是一名年僅30歲的上尉,時任三六化學兵群偵消營參謀主任,九二一發生的凌晨時分,他負責在台中火車站押解槍枝運至南部衛武營區繳交。震災當時,站在火車站月台的他,突然感到一陣天搖地動。

在這場地震中,許多罹難者遺體因為遭到重物輾壓,早已破碎不堪,由於當時天氣炎熱,為避免病菌滋生造成二次災情,劉志宏與化學兵弟兄一同挺進災區消毒。

他回憶,有一棟建物傾斜約45度,即便穿著防護衣進入屋內,一股惡臭味撲鼻而來,在黑暗中只能透過手電筒照明,發現自己腳上踩的是受難者的鮮血,突然間餘震四起,建築物的鋼筋發生巨大聲響,由於建物已傾斜,他與官兵最後摸黑爬了出來。

此事也讓劉志宏更加確信,無論執行什麼任務第一件事就是確保弟兄的「安全」,若無法確保安全,則選擇最保守方式執行任務。

當時國軍弟兄都在惡劣環境中忍受遺體的惡臭味,也看見很多不完整的遺體,「雖然他們是去搶救生命,但搶救的其實是屍塊、搬運的是遺體」。回顧這些令人難忘的往事,劉志宏最感動的是軍民同心。「講稍微誇大一點,當時民眾看見穿迷彩服的來了,就是救星來了,心裡就安心了」。

●國軍營舍前 七里香見證袍澤之情

不僅軍民感情融洽,國軍官兵弟兄們在這場百年一遇的大地震中,也見證影響彼此一輩子的袍澤之情。

當年階級為中士的李育誌,地震發生當下接獲指令清查連上官兵人數,發現有2名正在休假、居住南投埔里的官兵失聯,在那個沒有導航設備的年代,他拿著地圖、開著車,按圖索驥抵達草屯,但地震造成路面隆起,汽車已無法前進,他改騎機車深入埔里尋找失聯官兵。

2個失聯官兵住家一個半倒、一個全倒,李育誌最後是在當地的災民收容中心尋獲他們;讓失聯官兵最感動的是,在災害之初,部隊長官立刻派員協尋,平日常掛在嘴邊的「袍澤之情」,在紛亂中帶來暖流與動力。

李育誌說,這兩名弟兄最後因受災戶辦理提前退伍,其中一人家中從事園藝業,退伍前贈送數10株七里香幼苗,栽種在陸軍裝甲五八六旅營舍前;時至今日,當年幼苗已長大成樹,對他而言,這就像一棵「有故事的七里香」,往日種種浮現眼前。

當年同樣在前線救援的士官長廖家煌回憶,九二一發生時他是中士,一收到「上卡車」的命令,立即從嘉義出發、經由山路抵達南投中寮。等掀開中型戰術輪車的帆布時,廖家煌形容,一股夾雜燒焦、屍臭味的空氣瞬間撲鼻而來,看見的街景宛如死城,因為缺少白布及屍袋,隨處可見破碎的遺體。

廖家煌回憶,當年歷經一個月的救災回到部隊後,每一名官兵就像是罹患集體遺忘症,不願提起救災,在軍中一天又一天的過、執行一次又一次的任務。

●改變領導風格 珍惜與家人相處時光

對當年參與救援任務的國軍弟兄們來說,九二一大地震這場世紀浩劫帶來的生命洗禮,日後也轉化成人生的養分。賴榮傑即透露,歷經這一切,不僅改變了他的領導風格,也更加把握與家人相處的時光。

賴榮傑表示,他體會到許多民眾「來不及說再見」的心情,自己的領導統御跟著出現轉變,他幾乎很少責罵、怒斥官兵,對待事情反而多了一份同理心與包容,先理解他們的困難與需要,再同心協力解決問題,讓部隊達成任務,成為他日後的帶兵之道。

「我以前休假,只想睡覺不願出門,但歷經那次災難後,我更珍惜家人。」賴榮傑說,身為一名軍人有時候會比較ㄍㄧㄥ,不願表達感受,但九二一地震後,每當休假回家都會與家人互動,多安排出遊、聚餐、拍照留念,更重要的是,他願鼓起勇氣對家人說出「我愛你」。

20年過去了,賴榮傑已從當年的少校軍官晉升為國軍將領,期間也曾參與八八水災、台南維冠金龍大樓倒塌等重大災害救援。當年那場大地震,讓他了解,無論是面對災民或官兵,秉持同理心是執行戰訓任務或救災時一以貫之的道理。(編輯:謝佳珍/紀淑芳)108091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九二一結緣 德國專家助台訓練搜救犬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