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沿海業者計畫設約58支風電機 政壇人物紛表反對

(中央社記者盧太城台東縣8日電)風能業者計畫在台東南迴沿海及東海岸設置最多58部(支)陸域發電風機,不僅部分地方團體及縣府反對,近日台東藍綠政壇人物也紛紛表態反對;業者表示,持續溝通。
台東緊鄰太平洋,從南到北海岸線約176公里,台亞風能股份有限公司計畫在臨海沿線設陸域風力發電,南迴線太麻里鄉、大武鄉、達仁鄉3鄉鎮設置最多33部風機,每部平均間距約500公尺,可供超過23萬戶家庭1年用電。
東海岸則在成功鎮和長濱鄉設置最多25部風機,每部最小間距約540公尺,預計可供超過12.7萬戶家庭1年用電。
台亞公司從去年開始從南迴3鄉鎮公所說明,近日並在環境部開發論壇公告,多數鄉鎮公所態度保留,或表尊重民意;民間出現反彈聲浪,藍綠政壇近日也紛紛表態。
台東縣政府率先於3日發布新聞表示,台東縣現階段再生能源發展政策是以地熱及小水力為主,輔以屋頂型太陽光電,迄今縣府尚未接獲任何風力發電設置申請案;考量台東位處太平洋迎風面,屬天然災害高風險區,相關沿海地區大型開發計畫,須審慎評估地理條件、文化環境及縣民權益,方可進行後續討論,現行並不支持未經地方共識的陸域風力開發案。
民進黨台東縣黨部隨後6日在臉書(Facebook)貼文聲明,民進黨必定與地方民意站在同一陣線,不支持未經地方共識的陸域風力開發案;現階段處於廠商依「開發行為環境影響評估作業準則」法定程序在環評前進行的前期溝通,並非已決定要設置,而選址是廠商自行評估,也非中央指定。
民進黨台東縣黨部強調,雖然再生能源是永續、環保能源選項,是國家能源開發方向,但這都會建立在民意基礎上進行,若地方民意不支持,民進黨台東縣黨部也必然與民眾站在同一陣線。
民進黨立委陳瑩7日在臉書貼文,業者準備在成功與長濱設置風力發電機組,引發在地居民反彈,甚至有人藉此帶風向混淆視聽;她重申立場,「在地民意才是唯一依歸,沒有任何人可以代替台東人民,對這件事表達意見!」
她說,這個陸域發電開發案是由民間公司規劃,設置風力發電機組計畫,「絕非中央政府的規劃,也非台東縣政府推動」,但卻被有心人事斷章取義移花接木,導向中央與地方政府無作為;爭議發生之初,她已清楚表達立場,縱使綠能有發展需要,「但在地民意才是唯一依歸」。
接著國民黨立委黃建賓也透過新聞稿表示,堅決反對未經共識開發案,他說,「台東擁有全國最美麗的海灣跟山川,無法想像當一支支大型風機插滿了全台灣最美麗海岸線,還會是我們熟悉的台東嗎?」
黃建賓表示,截至4月7日,業者在環境部論壇上的公告已有超過4萬次點閱及數千則留言,強烈反映出台東鄉親堅決不同意風電毀台東海岸的立場,他將號召連署反對。
台東縣議會也在今天發出採訪通知,明天將在台東縣議會舉辦「台東縣海岸線風力發電設置案座談會」,由議長吳秀華主持,邀請議員、海岸沿線鄉鎮長與代表參與。
台亞公司透過訊息澄清表示,依照環評法規,在開發前須事先公告於環境部開發論壇,且公告20日內民眾可上網表達意見;這計畫現仍處於環評前期溝通階段,未來需地方政府及在地民眾支持與同意,方能開發。
倘涉及原住民保留地或傳統領域,依照原住民基本法,也須部落諮商同意,他們將持續地方溝通,也將安排適當時間於地方舉辦公開說明會,尋求地方共識,續由環境部邀集專家委員召開審查。(編輯:陳仁華)1140408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