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曾稱台灣為北港 但雲林人別太高興
2017/4/14 13:58(4/14 14:57 更新)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14日電)中研院今天發表一份新史料「漳州話詞彙」,呈現400年前西班牙語、漢字、閩南話拼音的對照,證明「北港」一詞曾被指台灣全島。但這個「北港」,跟雲林縣北港鎮沒有關係。
16世紀的台灣,是西方列強競逐的焦點之一,西班牙、荷蘭人都曾佔領過一部分,不過當時他們並不稱呼台灣是「台灣」。研究發現,荷蘭人普遍用「大員」一詞代指台灣,詞源來自今台南市安平區,荷蘭人築的熱蘭遮城一帶。
中研院今天公布一份新史料「漳州話詞彙」,內容是西班牙神職人員在菲律賓收錄的當地生活用語,並有西班牙語、漢字、閩南語(漳州腔)拼音、官話等的對照。
400年前的「漳州話詞彙」,當然也收錄了「台灣」的講法。中研院台史所副研究員陳宗仁表示,根據這份史料,西班牙人稱台灣島是「北港」。
「漳州話詞彙」中,在漢字的「北港(Pag Cang)」旁,用西班牙語註解為艾爾摩沙(Isla Hermosa);「雞籠、淡水」詞條則以西班牙語解釋為艾爾摩沙上西班牙人所在的土地。
不過陳宗仁幽默地說,雲林人不用太高興,此「北港」可能是指在北邊的港口。現在的北港鎮,名稱則來自於「笨港」,兩者關係不大。
研究團隊推測,當時西班牙人應該是從東南亞華人口中,獲知被稱為「北港」的台灣,以及島上的雞籠、淡水等資訊,後來主要佔據區域也是在台灣北部。這和荷蘭人最早活動於台南一帶不同,對台灣也有不同的稱呼。
陳宗仁表示,「漳州話詞彙」提供很重要的史料,尤其是還原當時的閩南語。他打趣地說,未來若要拍鄭成功的電影,可能要參考這份史料,但還是要小心的是,鄭成功講的是泉州腔,而「漳州話詞彙」則以漳州腔為主。1060414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