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 疫苗一針賭希望 台灣防疫產業長路漫漫
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一波波來襲,成為重創全球發展大海嘯。年初口罩國家隊誕生,接著台廠快篩試劑與疫苗開發,進入新階段防疫。台灣產業發展、政府法規與國際接軌,都是能否建構完善台灣防疫產業鏈、打贏這場與病毒時間賽跑戰爭的關鍵。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韓婷婷、陳偉婷台北27日電)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徹底改變了人類生活,全球藥廠與學術機構都在趕製疫苗與病毒對抗。衛福部長陳時中親口證實,已經與COVAX簽約,10月初付訂金,但能拿到疫苗的時間未定。
疫苗是打開目前鎖國困境的希望,但台灣在外交與市場兩大弱勢下,爭取國外開發疫苗的籌碼有限,國產疫苗開發顯得格外重要。
不過,一家國內生技公司董事長在接受中央社訪問時,當場感嘆疫苗研發得靠一張張天價帳單前進;「喔!這個要2000多萬啊?」但他也只能忍痛簽字,「沒辦法啊,不二價!」
一筆筆成本,都在賭一個希望。光是小老鼠前半段的動物攻毒試驗,給具有公家色彩的國家衛生研究院做,也要支付台幣2000多萬元,遑論其他必須送到國外的試驗費用。
病毒陰影未散 疫苗研發牽動全球希望
2019冠狀病毒疾病傳染力高,全球總確診人數至今已飆破3000萬人,時序進入秋冬,另一波疫情來襲陰霾,始終讓各國不安。
目前全球疫苗研發跑得最快、最受期待的3大陣營分別是與英國牛津大學(Oxford University)合作的英國藥廠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和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聯手的美國生技公司莫德納(Moderna),以及美國輝瑞藥廠(Pfizer)與德國生技公司BioNTech合組聯盟,3家西方藥廠正進行第三階段臨床試驗。
台灣方面,國光生技、高端疫苗、國光生子公司安特羅及聯亞生技都投入疫苗研發,最快也僅在臨床一期試驗。
美國衛生部長艾薩(Alex Azar)8月中旬訪台,對衛福部提出向美疫苗採購請求,前提是優先提供美國國內,才會以公平方式提供國際;對艾薩的標準答案,業界並不意外。
業者直言,美國砸大錢協助業者研發、預先採購,就是為了第一時間拿到疫苗,誰都想先保住自己國家人民的健康,「我們政府想跟國外買,但買不買得到還是個問題」。
疫苗缺貨全球瘋搶 杜特蒂拿命賭第一針
「買一次可以,但下次又遇到了,要怎麼辦?」疫苗業者表示,疫情讓各國正視到保有自主生產能量的重要性,不論是口罩、防護衣、疫苗,如果生產不出來,就得受制於人、看他人臉色。
業者講得慷慨激昂,更指出菲律賓總統杜特蒂(Rodrigo Duterte)日前公開表達願意接受俄國提供的疫苗,並自願施打第一針,如此驚人之舉,就是因為菲律賓沒有能力發展疫苗、也買不到。
相較之下,台灣幸運許多,不僅防疫成功守住上半場,口罩、防護衣、快篩試劑都具備國內生產能量;國產疫苗也已進入臨床一期。
先採購國外疫苗應急 盡速建立免責機制配套
「為了保障疫苗自主生產能力,政府是應該保留部分採購額度給國內廠商」,北醫大醫療生物科技法律研究所所長李崇僖認同政府的做法確實可以更細緻,也應該用更長遠的角度來看疫苗產業。
「台灣疫情沒有到需要全面施打疫苗地步,還可以等」,李崇僖認為,政府可以先向國外大廠採購一批產品,讓醫護人員等高風險族群施打,後面的採購量留給國內,一併扶植國內產業。
不過李崇僖提醒,台灣在法規制度仍有待補足之處,現在國際疫苗製造商傾全力投入研發試驗,力拚最快速度量產,美國以法律明文、歐盟則以採購合約給予廠商免除產品責任的保障,台灣也應該建立這套制度,也可從既有的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來規劃。
李崇僖說,如今是非常時期,疫苗製造商沒有足夠時間去做人體實驗,難免有不良反應,但歐美疫情嚴峻,當政府強制全面施打疫苗,或許會導致副作用人數超乎預期;在此情況下,若政府不願意承擔風險,給予廠商免責機制,「當不太賺錢,疫苗廠商不太願意做這件事」。
當歐美都給予廠商免責權,台灣若沒有跟進,「可以想見,國外廠商不太會願意賣到台灣」;再者,若國外廠商享有免責權,台灣卻無此制度,不僅不公平,台灣疫苗廠量產過後,一旦出現問題,賠都賠不完,產業倒光了,遑論扶植國家隊。
疫苗廠盼政府協助 衛福部允諾積極協助
「還是會有人說非國外不打啦」,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邱政洵坦承,單就國內常規疫苗而言,絕大部分疫苗產自國外,國內只有一小部分,部分民眾還是會特別強調要打國外疫苗。
「疫苗這產業真的是要燒錢,國家要給他們support(支持)」,邱政洵認為,可以預見未來各種新興傳染病是不會停的,現在市場上疫苗幾乎都仰賴國外進口,如果可以趁這次機會扶植台灣的疫苗產業,未來疫苗製造能夠自主,對台灣是非常好的事情。
不過,要讓國內疫苗產業「站起來」,政府的角色至關重要。疫苗產業除了期待政府能將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的採購能量留給國內,也應協助擴大國產疫苗在常規疫苗的市占率。
業內人士表示,以日本為例,政府有計劃扶植國產疫苗能量,只要日本能生產,就不會讓國外廠商進入,「日本這麼做已經20、30年了」;中國疫苗國產化也執行得很徹底,因此不論台灣還是國外疫苗,都很難打進中國市場。
邱政洵提醒,政府不能認定常規疫苗貨源會永遠穩定,偶爾還是會缺貨,不妨給國內疫苗廠機會、讓他們參與製造,在市場站穩腳步之後,或許還有機會銷往海外,「台灣應該有這個能力,國家要給他們機會」。
為了確保台灣有疫苗可用,政府採取「包牌」策略,洽談國外採購之餘,也給予國內業者疫苗研發獎勵;但相較於政府向國外大廠採購的積極態度,國內業者並未獲得任何訂單跟承諾。有廠商私下抱屈,認為從政府到國人都有「國外的月亮比較圓」的心態。
不過,陳時中多次強調對台灣藥廠研發疫苗抱持高度期待,認為疫苗不會僅有一次性使用,會有長期需要。若長期需要卻都要仰賴國外進口,不利於台灣防疫,因此對國內研發會給予積極鼓勵,在行政上給予協助。
同時,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也說,以目前對病毒了解,未來若疫苗成功研發,可能必須打2劑才有足夠保護力,但目前跟COVAX簽訂的量並沒有很多,政府會持續向其他管道爭取。
莊人祥說,若國產疫苗研發順利,安全性、有效性都能確保,會列入優先採購。若因應疫情有緊急需求,也不排除會評估緊急授權使用的必要性。
專家:國家級P3實驗室應為常備能量
中央研究院生醫轉譯研究中心主任吳漢忠表示,台灣面對疫情的應變機制,軟硬體的準備可以更精進,研究端、生產端、法規端三方面整合也可以更好,未來不論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流感化,還是新興傳染病來襲,都能有更好的準備與因應。
他舉例,P3實驗室主要可應用於傳染病研究,17年前的SARS來得快、去得也快,當時建置的P3實驗室在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結束後,慢慢地沒有使用;今年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爆發後,國內一開始P3實驗室稍有不足,後來才補足能量。
未來一定要有些國家級的P3實驗室做為常備能量,發生疫情時,才能馬上投入,他認為,「就像國防一樣,是同樣道理」。
至於研究端、生產端到法規端的連結也是關鍵,吳漢忠表示,在非常時期,很多法規會走EUA(緊急使用授權),但若產學研分頭並進,可能到了生產端,發現不符規範、需要額外花時間作業,「本來沒有的生醫產品想要又快又好,就要研究、製造、法規一起去討論,避免走冤枉路」。
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喚起社會對生技產業的重視,吳漢忠指出,要發展生技產業,很重要的思維是建立生技聚落,美國波士頓、舊金山就是典範;台灣也已建立國家生技研究園區,結合中研院生醫轉譯研究中心、經濟部生技中心、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以及科技部國家實驗動物中心等,打造共同生技產業生態系。
吳漢忠表示,當生態系建構起來,人才、資金、法規、研究與新藥開發逐步到位,生技產業也會產生正向循環,更為茁壯。(編輯:林淑媛、楊凱翔)1090927
- 2020/09/27 13:45
- 2020/09/27 13:43
- 2020/09/27 13:42
- 疫苗一針賭希望 台灣防疫產業長路漫漫2020/09/27 13:36
- 2020/08/30 12:23
- 2020/08/23 15:58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