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燈種菜酷炫 專家說吃天然ㄟ尚好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24日電)植物工廠用LED燈種菜酷炫,可種出原本難以產出的蔬菜,並可高價出售。不過食品、化學及農業界專家提醒,人工難以取代大自然,要他們選,當然還是吃天然ㄟ尚好!
「德國、日本等也開始做植物工廠,科技導入農業就等於是推廣植物工廠嗎」?答案似乎不是這樣。農業為何會誕生植物工廠,消費者或許要花點心思了解,以免錯誤解讀,影響自己的消費權益與營養攝取。
其實植物工廠是農地不夠、生產力不足的替代與補充方案,並非主流農業,是因應氣候變遷的國家糧食安全策略之一。
前消費者文教基金會秘書長、師大化學系教授吳家誠表示,就他所知,西歐的英、德等國,亞洲的日本,以及紐西蘭、澳洲等都有研究、嘗試做植物工廠,但這些先進國家發展植物工廠並不是要取代現有在大自然環境下進行的農業,而是為了因應20、30年後氣候變遷加劇,一旦農產減量時,要能確保還能產出農作物。
吳家誠說,除防範未然,發展植物工廠的當下利基是作為技術輸出產業,例如輸銷沒有農業的新加坡相關農業技術,而新加坡也可循此預防未來全球糧食不足時,國際糧價上漲或採買不易時,得以自產作物食用。
用LED燈種菜,可種出原本沒有或無法種出的菜,但菜價高貴,遠高於一般蔬菜行情甚多。電子產業毛利降低後,其實已有國內電子業改建廠房經營植物工廠,業者受訪時指出,每公斤成本高達新台幣400元,因此透過在市區自營高價餐廳,並做成佳餚銷售,屬於高價消費品。
除了價格差異,植物工廠的蔬菜口感及營養,與天然栽種的不盡相同。
農委會農業試驗所所長陳駿季說明,合理用藥的慣行農法、無毒及有機農業等大自然環境下栽種的蔬菜,口感較有脆度與咀嚼感,植物工廠的蔬菜纖維軟許多,若要做比喻,天然栽種的蔬菜口感像是吃放山雞與土雞,植物工廠的菜吃起來較像白肉雞;營養差異則在於植物工廠用人工調出的營養劑,沒有自土壤吸收到的微量元素。
儘管植物工廠已盡力仿照大自然環境,但仍不易。吳家誠說,儘管人工也能合成氮磷鉀等營養成份,但是人工光照仍無法做到跟太陽光照一模一樣。陳駿季並說,有了土壤的微量元素提供,以及大自然環境,作物每個階段的生長情況相對健康,口感、營養自然有別。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實驗室博士林中英進一步說明,少了微量元素的攝取,會影響身體的離子平衡、生理反應及營養生成;例如微量元素中的3鉻價為有機鉻,人體每天需要3微克,以利胰島素分泌、運作。
吳家誠、陳駿季及林中英都說,科技要用於改良作物品種、減緩天災損害等面向,並非用於取代大自然,人類來自大自然,需要吃天然的東西。
進一步詢問他們,「植物工廠種出的菜跟大自然環境下栽種的菜,要吃哪一種」?他們都說,「當然還是吃天然ㄟ尚好!」1041024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