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全球數位人權大會首度移師台灣 工作坊聚焦AI崛起

2025/2/24 20:41(2/24 20:5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全球數位人權大會首次在台灣登場,國家人權委員會合作舉辦「數位人權國際工作坊」,探討人工智慧(AI)崛起如何重塑人權保障,包括國家人權委員會副主委王幼玲(前左8)等人出席。(國家人權委員會提供)中央社記者高華謙傳真  114年2月24日
全球數位人權大會首次在台灣登場,國家人權委員會合作舉辦「數位人權國際工作坊」,探討人工智慧(AI)崛起如何重塑人權保障,包括國家人權委員會副主委王幼玲(前左8)等人出席。(國家人權委員會提供)中央社記者高華謙傳真 114年2月24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高華謙台北24日電)全球數位人權大會(RightsCon)今年首次在台灣登場。國家人權委員會合作舉辦「數位人權國際工作坊」,探討人工智慧(AI)崛起如何重塑人權保障。

國家人權委員會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全球數位人權大會今天登場,國家人權委員會與菲律賓人權會共同舉辦「2025數位人權國際工作坊」,邀科技及人權領域專家與談,聚焦AI及數位安全威脅帶來的人權挑戰。

國家人權委員會副主委王幼玲說,科技界已有「正確塑造對人工智慧的控制及發展」的自省呼聲,各國政府也持續建置、改善風險評估機制,推動更完善資料治理對策。人權會聚焦關切AI對不利處境群體的影響,如演算法偏見、數據隱私和勞動條件的變化。

國家人權委員會委員林文程說,人權會已積極展開訪談研究,廣泛諮詢不同社群、利害關係人及領域專家意見,同時對政府制定的「人工智慧基本法」草案提出建議,包括應更明確防止演算法產生偏差與歧視風險、強化公私部門透明度要求、實施人權影響評估、評估對環境潛在影響、保障勞動權益等。

菲律賓人權會委員埃普雷(Beda Angeles Epres)表示,這次對話象徵國家人權機構的職責已經延伸至數位領域,以菲律賓為例,當前數位人權面臨重大挑戰包括人權捍衛者遭攻擊威脅、兒童性剝削內容在網路蔓延,以及年長者權利被數位科技排除在外等。但國家人權機構不能單打獨鬥,透過各國分享經驗及共同制定策略,能確保人權在數位環境持續受保障。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菲律賓人權會委員杜馬爾帕(Faydah Maniri Dumarpa)強調,菲律賓人權會建議制定人權捍衛者保護政策,與利益關係人合作等。

丹麥人權研究所國際處處長蒂格森(Mette Thygesen)指出,公部門大量仰賴公民數據來提供服務,卻可能忽略個體自主性,恐使公民基本權利遭侵蝕。丹麥人權研究所也積極與政府及科技公司溝通,強調相關機構必須採取措施,例如科技公司有責任保護兒童及青少年,避免他們受到AI有害影響。(編輯:林興盟)1140224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科技大廠角逐智慧眼鏡商機 台廠扮隱形冠軍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