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網路時代標題不說事實 空言華詞為垃圾新聞開大門【書摘】

2022/6/9 12:26(2023/10/11 10:43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網路新聞經濟的驅動力來自點擊數。每次點擊都為該網站站主帶來廣告收入。網站的設計變成要吸引人當下點擊。資訊著重有無亮點,品質或正確性已不再重要。(圖取自Unsplash圖庫)
網路新聞經濟的驅動力來自點擊數。每次點擊都為該網站站主帶來廣告收入。網站的設計變成要吸引人當下點擊。資訊著重有無亮點,品質或正確性已不再重要。(圖取自Unsplash圖庫)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網站)你是否感嘆現今的媒體每天都用誇大、腥羶色的標題吸引讀者點閱,點開後卻發現內容缺乏資訊,覺得自己的時間被浪費了呢?但看到「與迪士尼卡通中的公主撞臉的七隻小貓」、「你的個人健身教練不希望你知道的八大營養秘訣」這樣的標題,你是不是忍不住想要點進去看內容?

網際網路改變媒體生態,從過往訂閱制關注內容的好壞,走向競爭讀者注意力。內容已不再重要,媒體開始使用重口味的標題誘惑使用者點擊。

華盛頓大學兩位教授柏格斯姆特(Carl T. Bergstorm)與威斯特(Jevin D. West)在新書《數據的假象》分析網路文章標題最常見的用語與背後意涵。中央社取得授權與您分享他們的提醒,究竟是誰點開了垃圾新聞,閱聽人又該如何保持警覺。

誰點開了垃圾新聞?

網際網路問世之前,報章雜誌的生財之道來自讀者訂閱。當你訂閱了定期刊物後,你會關心某來源所提供的資訊好不好、正不正確,也在意這跟自己日常生活是否息息相關。出版商則提供經過妥善查證的新奇資訊,以吸引新讀者訂閱、留住舊訂戶。

網路新聞經濟的驅動力,則來自點擊數。當你點擊一個連結並前往瀏覽,這次點擊便為該網站站主帶來廣告收入。網站的設計不見得是要維持長期關係,而是要吸引人當下點擊。資訊的品質或正確性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有沒有亮點。網路發行者要找的不是揭發美國水門事件的伍德華(Bob Woodward)與伯恩斯坦(Carl Bernstein)等人,而是「與迪士尼卡通中的公主撞臉的七隻小貓」、「你的個人健身教練不希望你知道的八大營養秘訣」、「退休老人家中閣樓發現九張未曾曝光的貓王照片」。

因為有人點擊觀看,發行者才會製造這類空言虛辭。也許我們會立志要看能提供精闢分析的高品質新聞媒體,但是那些沒營養但熱量滿滿的資訊誘惑著我們點下去,於是,勝利的往往是這些垃圾精神食糧。

大家可以在新聞標題中看到這股空言華詞的趨勢。標題吸引注意,而在社群媒體上,在這個許多人不會進一步去看內容的世界,標題遂成為重要的資訊來源。某諷刺網站貼出了以下標題的文章:「7成臉書用戶在科學動態消息下方留言前僅讀完標題。」文章開頭指出,大多數人不會先讀完動態消息的內容才分享到社群平台。寫個幾句後,該文便換上一段又一段標準的湊字假文,例如「漏忍儀鬆兜樓」之類看似文章卻只是隨機拼湊的字詞組合,是一種用來進行網頁排版效果測試的假文。但這篇文章卻在社群媒體上被轉發了數萬次,沒人知道這些轉發的人有幾個是真正懂得箇中玩笑才這麼做的。

一直以來,出自編輯而非記者筆下的標題,多少都跟文章的內容有些出入。但是,舉例來說,同一份紐約時報內的各篇報導,不用彼此競爭來求得讀者關注,該報努力想做的是打造一批合力帶來最高價值的報導文章。相對地,靠點擊數的媒體卻引發標題戰。社群媒體上、新聞推播中,來自敵對媒體的標題都放在一塊。讀者鮮少閱讀所有內容,能看到的東西實在太多了,而是看眼前那些標題最誘人最聳動就點進去。

不說事實的標題

在一場得想出吸睛標題的戰爭中,要怎麼脫穎而出?就靠重口味。不過,重口味並非唯一的招數。企業家史提夫.瑞森(Steve Rayson)為了找出廣為分享的那些文章在標題中常用的字詞,研究了1億篇在2017年發行的文章。

根據瑞森的研究,最成功的標題不說事實,而是承諾給你一次情感經驗。臉書上受歡迎的標題中最常見,近兩倍之多的用詞是「會讓你」,例如「會讓你心碎」、「會讓你墜入愛河」、「會讓你嚇一跳」等。這種用詞在推特上也很受用。其他好用標題還有「讓你哭」、「令人起雞皮疙瘩」、「融化人心」等。相較之下,智識上的經驗根本不是對手。大家暫停一下,想想這代表的是多麼大的轉變。你能想像紐約時報或你所居都市的報紙上面的標題,講的不是該則新聞實際的內容,而是跟你說看了這篇報導會有的感覺嗎?

曾經,標題的存在是用以簡明扼要表達一篇報導的精髓:「甘迺迪於達拉斯遊行車上遭狙擊身亡;詹森機上宣示就職接任」、「人類月球漫步;太空人降落月球表面,蒐集岩石,豎起國旗」、「東德開放柏林圍牆與邊界,允許民眾自由前往西德」。

根據瑞森的研究,臉書上受歡迎的標題中最常見,近兩倍之多的用詞是「會讓你」,這種用詞在推特上也很受用。(天下雜誌提供)
根據瑞森的研究,臉書上受歡迎的標題中最常見,近兩倍之多的用詞是「會讓你」,這種用詞在推特上也很受用。(天下雜誌提供)

在廣告以點擊數為訴求的情況下,倘若標題說得太多,就沒什麼誘因吸引人點進去看內容了。如今的標題已經變形成不告訴你內容。最常使用這種所謂「前導指涉」式標題的是網路媒體公司,但傳統媒體也漸漸愛玩這招了。

華盛頓郵報宣告:「這個行業中,有5分之1的人有嚴重酗酒問題」;CNN 說他們要教你「如何避開美國最常見死因」;《今日美國》(USA Today)則這麼問:「曾為最熱門觀光勝地的冰島,究竟怎麼了?」(為了不讓大家因為好奇心而睡不著,上面3個標題的答案分別是:律師;不要出車禍;沒人知道)。

標題引誘我們閱讀的方法還有一種,就是讓新聞報導也透過把文章變成好像是我們切身相關的事,來引誘大眾閱讀。在社群媒體的世界裡,新聞是一條雙向道路,人人兼有消費者與生產者的雙重身分。在本節撰寫之際,作者的社群媒體推播了以下標題:

◆ 「大家都在瘋聊這張照片:第一位獨自飛越大西洋的女飛行員愛蜜莉亞.艾爾哈特(Amelia Earhart)可能未死於空難」(BuzzFeed)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 「麥當勞搞笑餐具『薯叉叉』,讓網路熱議停不了」(赫芬頓郵報)

人們對事情說了些什麼,竟變得比發生了什麼事情更有意思。這些空言華詞不只讓全國變成俗言堂,還替鬼扯打開了大門。把真相說清楚講明白,已經不夠好了。直白的資訊在這樣的新市場環境裡根本沒有競爭力。(編輯:林傑立)1110609

數據的假象
數據的假象
  • 作者|Carl T. Bergstrom、Jevin D. West
  • 譯者|穆思婕、沈聿德
  • 出版社|天下雜誌
  • 出版日期|2022/06/0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