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臉書篩選優先審查內容 3大指標判斷

2020/11/17 19:22(11/17 20:49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吳家豪台北17日電)臉書(Facebook)今天舉行線上說明會,介紹如何運用人工智慧(AI)處理平台上的有害內容,目前臉書會依照傳播性、嚴重性和違反內容政策的可能性,來篩選需要優先審查的內容。

臉書表示,十多年前開始審查臉書上的內容時,仰賴用戶檢舉他們認為不適當的內容,這些內容將交由臉書的全球營運團隊審查,若有發現違反規定的內容就會移除。目前臉書在全球約擁有1萬5000名內容審查員,負責審查超過50種語言的內容。

然而,臉書的營運規模不斷成長,仰賴社群檢舉已不是有效率且永續的方式。隨著科技不斷演進,臉書的內容審查方法也不斷轉變。臉書指出,近年來科技在內容審查逐漸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會在違反社群守則的內容被任何人看到前自動移除。

隨著技術不斷進步,現在臉書能夠依照幾個因素來判斷內容審查的優先次序,包括傳播性、嚴重性、違反內容政策的可能性。

以傳播性為例,臉書表示,目前正被快速分享且可能違反社群守則的內容,審查優先次序將高於無人分享或點閱的內容。

在嚴重性方面,可能導致實際傷害的內容例如自殺、自殘或兒童性剝削,臉書審查優先次序將高於傷害性較低的內容,例如垃圾訊息。

此外,如果有跡象顯示,某些內容可能與違反臉書政策的內容相似,審查優先次序將高於看似從未違反臉書政策的內容。

臉書指出,內容經過優先次序篩選後,就能優先處理嚴重性最高的內容。這也代表臉書全球營運團隊的審查員能有更多時間處理需要人員判斷的複雜內容,而非科技就能判別的低嚴重性檢舉內容。

不過,臉書也強調,雖然科技在內容審查上的角色越來越吃重,臉書仍然運用「科技+社群檢舉+人員審查」的方式,來偵測及審查可能違反社群守則的內容,這是因為傳統上科技對於內容的理解能力不如人類。(編輯:楊玫寧)109111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