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島嶼出發 台灣當代原民藝術作品前進華府
(中央社記者徐薇婷華盛頓6日專電)美國華府希利爾藝廊7日起將展出4組台灣當代原住民藝術家作品。駐美代表處表示,盼以島嶼為策展基準點,加上擁抱海洋流動、去疆界的文化特質,進一步推動台美文化交流。
高雄市立美術館(簡稱高美館)去年7月推出「泛.南.島藝術祭」,邀請來自台灣、澳洲、紐西蘭、韓國、日本、巴基斯坦、法國共23組藝術家參與。在駐美代表處台灣書院邀請下,高美館特別從中挑出4組台灣當代原民藝術家作品,前往華府舉辦海外展。
作品包含太魯閣族藝術家林介文的「我的身體半座山」、「我的傳統服飾不傳統」編織創作;太魯閣族及泰雅族藝術家宜德思.盧信的「封島」、Tatara及「黑月系列:島」畫作;排灣族藝術家張恩滿的「蝸牛樂園三部曲:啟航或終章」錄像與十字繡作品;屏東三地門鄉在地藝術團體蒂摩爾古薪舞集的「Varhung~聲之身」。
華府海外展策展人徐柏涵受訪表示,本次展出主題為「流動的邊界」(Fluid Boundaries),參展的4組藝術家多為女性,都曾經歷過身分認同的追尋,最後選擇用當代的方式詮釋原住民傳統文化,提出有趣新觀點,引發觀眾省思。
徐柏涵指出,展覽涵蓋許多台灣特殊原民文化元素,融合當代詮釋,可以加強美國觀眾對台灣的認知。
徐柏涵舉例,張恩滿的鍋牛樂園,起源於她母親以前會把非洲大鍋牛的肉打包給孩子們吃。這種蝸牛源於東非,大航海時期被帶到新加坡、東南亞,日本殖民時代又被帶到台灣,變成排灣族餐桌上食材,創作能增進觀眾對台灣原民食物的認知。
此外,徐柏涵表示,林介文的作品富含編織元素,其中「身體半座山」盼傳達山提供人類撫育、養分與照顧,如母親一樣,但人類對山的開發卻非常嚴重。
徐柏涵說,展出地點為「國際藝術與藝術家協會」位於華府的希利爾藝廊(IA&A at Hillyer),展出時間為5月7日至6月26日,供民眾免費參觀。
她指出,去年因為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關係,藝廊參觀人數沒有特別理想。但美國今年已經相當開放,她希望印製的1500份文宣品都能發光,讓更多人看到台灣很棒的藝術家創作。(編輯:陳惠珍)1110507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