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朱西甯非情書、1949日記 青年小說家的純情曲

2022/3/23 18:52(3/23 20:13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邱祖胤台北23日電)文學朱家的紀錄長片「願未央」,首度披露作家朱西甯寫給另一半劉慕沙的書信,以及朱西甯隨國軍來台期間的日記,情感真摯而深刻,近期甫集結為「非情書」、「1949來台日記」二書出版。

作家、「願未央」導演朱天文接受中央社記者採訪時表示,當初籌拍紀錄片時,苦於「傳主」都已不在世上,後來三姊妹決定朗讀這些書信及日記,拍攝團隊連著6個晚上在家裡的客廳拍攝3人閱讀的情景。收工時,工作人員總是打趣著說:「OK,明晚繼續,一千零一夜。」

朱天文在「非情書」一書的後記中也寫道:「就在這一千零一夜的朗讀中,奇妙到來。1949之後的那時,那時的父親母親,那時的一代,還有那時清晨風搖裡顫動的露珠,一一的,奇妙現蹤了。」

文學朱家參與台灣超過半世紀的文學歷程,父親朱西甯從事小說創作,母親劉慕沙以日本文學翻譯見長,大女兒朱天文、二女兒朱天心、三女兒朱天衣均為作家,朱天文並長期擔任導演侯孝賢的編劇。

「非情書」始於朱西甯1953年在報上看到與年少戀人同名同姓的女孩獲網球賽冠軍的報導,於是寫信到女孩就讀的新竹女中探詢,結果活潑開朗的劉慕沙代為回信,兩人自此展開一段轟轟烈烈的愛情。

但由於省籍隔閡,加上劉慕沙的哥哥受「白色恐怖」波及,曾赴綠島管訓4年,劉家對外省軍人深惡痛絕,兩人交往受阻,只能靠書信往來。

朱天衣在「非情書」的序中表示,從第一封信到最後母親奔赴高雄鳳山與父親相聚,歷時1年2個月又20天,留存100餘封信件,合計近30萬字,但朱西甯啟筆動輒數千字,書信累積到一個數量,實在藏不住,劉慕沙只好燒掉一部分,十分可惜。

「1949來台日記」一書則精確記錄那個關鍵而動盪的年代,當初23歲的朱西甯看到孫立人「新軍」招考章程,於是投筆從戎,放棄杭州藝專學業,加入「新軍」來到台灣。

朱天心在序中寫道,日記中的青年,念茲在茲卻都是留在南京沒機會修改的長篇小說,不論是穿紅短褲操練,午休時在大通舖泡在汗水裡小憩,還是在靶場上打靶,滿腦子都是他的小說,他都在腦子裡為小說打草稿。

朱天心表示,讀這些日記時不免百感交集,不知該如何看待這位「最晚認識、小我40歲」的父親,「尤其他的純真正直,每叫我想跳入書中敲醒他」。但她也見證父親從沒鬆過手中那一支筆,並始終對文學後輩如同對當年的同袍友人一樣的鼓舞提攜,「他完全對得起昔年那位青年小說家」。(編輯:張雅淨)1110323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72.30.14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