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不再只是殿堂 高美館蛻變新生更親民

2021/2/15 14:01(2/24 16:54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侯文婷高雄15日電)高雄市立美術館完成為期半年展館改造後,今年1月重新開幕,未來將展開建築外觀改造計畫,修繕屋頂防水問題同時,讓美術館不再只是神聖殿堂,透過蛻變與新生,走入市民生活。

高美館1月22日舉辦「市民之夜」,宣告「蛻變與新生」,並在23日帶著「黑盒-幻魅於形:湯尼.奧斯勒Tony Oursler特展」、「歐布澤宇宙」、「象外‧圜中-蕭勤八五大展」、「南方作為相遇之所」四大特展重新開幕。

高雄市副市長史哲曾表示,美術館所扮演的角色,是藝術家的舞台更是視覺藝術的殿堂。但他也常提醒自己及同仁,最重要的是「美術館要進入市民的生活」,殿堂應該是對藝術而言,卻經常搞成將殿堂對市民。

高美館館長李玉玲則說,為了重新定義美術館與城市的新關係。今年以「蛻變與新生」(Transformation & Rebirth)的概念出發,從既有現代藝術取向的展間,朝向更符合當代藝術需要的空間邁進。

她指出,21世紀的美術館強調公共性,以「人」為重點,美術館不再只是神聖殿堂,而是融入日常生活,是城市創意的發電機,也是接軌國際的平台,所以要結合歷史風土與在地特色,發展獨具特色的大美術館園區,讓新空間更具開放性、可近用性及公共性的關懷。

因此,高美館去年6月1日展開整修,針對館舍主體進行修繕,也優化展館軟硬體機能,並另以高雄市政府編列的新台幣1.95億元經費,啟動外觀改造計畫「蛻變與新生」,除了強化美術館屋頂機能性與美觀性,也要解決現存建物屋頂漏水等實質問題。

改造案最後由台灣的賴人碩建築師事務所與美國Oyler Wu Collaborative所提方案獲選。擔任高美館外觀改造規劃設計評選委員會國際評審代表、日本森美術館榮譽館長的南條史生指出,獲選方案成功在改善建築問題點的同時,一併翻轉美術館的形象。

獲選團隊表示,在高美館建築本體外觀防水為首要任務的前提下,為呼應多路徑入館動線,透過輕盈的結構量體進行延伸,創造建築、藝術與人群的連結,期待透過此次所提出的嶄新形象來凝聚藝術注意力,讓更多的可能性在此發生。

除了以建築主體進行的改造,高美館從2018年便展開園區優化工程,不僅在水利局幫助下,重整美術館園區的內惟埤,讓湖面面積增加,透過整修,讓自行車更方便進入,並整平數萬人每天步行的道路鋪面,逐步優化園區空間。

擁有40多公頃生態綠地的高美館,自1994年開館至今,長期深耕南部在地的藝術與文化脈絡、並延續與南島文化相關記憶的保存、詮釋與推廣,是國內極具特色的城市美術館;在館長李玉玲帶領下,高美館更重新自我定位,發展「大南方」多元史觀,並進行一系列泛南方的跨文化研究與展覽計畫。(編輯:謝雅竹)1100215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