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運動員與球迷為什麼迷信贏球模式 行為科學家解答
(中央社網站)國際棒球賽事期間,網路總會出現食物大戰,對戰日本前要吃壽司、打韓國要吃泡菜,遇到不熟悉的對手,網友還會七嘴八舌討論該吃什麼才有效。這不是台灣鄉民獨有的迷信,各國球迷都一樣;選手、表演者也一樣,比方說現在籃球員穿的大短褲,其實源自巨星喬丹的「儀式」。為什麼這些迷信般的儀式這麼重要?行為科學家提供了解答。
美國南加州大學心理學與商業特聘教授溫蒂伍德(Wendy Wood)長年研究「習慣」在人類行為扮演的角色,以實驗與研究加以佐證,是習慣行為科學的專家。她把研究心得由論文化為科普著作,深入淺出告訴讀者,老是減肥失敗不是意志力的問題、善用習慣就能省下更多心力去處理更重要的事,以及怎麼樣建立習慣。中央社取得天下文化授權刊載部分內容,來看看為什麼儀式與習慣對人們這麼重要:
NBA球褲變革 來自喬丹的迷信
儀式是普遍存在的人類動機,美洲原住民有祈雨儀式,日本有茶道,阿茲克特人會在金字塔上進行生人獻祭。從客觀角度來看,這些儀式都不怎麼理性,但研究人員慢慢發現它們背後的邏輯,特別是在充滿不確定性和焦慮的時代,重複本身就是一種獎勵。
運動界充滿了各種迷信儀式,選手透過它們,在這個難以預測的環境中獲得一點掌控感。
30年前,又長又垮的籃球短褲既不時尚,也沒有功能性,一開始是因為麥克.喬丹(Michael Jordan)必須穿大一號的芝加哥公牛隊制服,以遮蓋他裡面那件「幸運」北卡羅來納大學藍色球褲。如今,大家都穿這樣的籃球褲,從迷信儀式衍生出時尚潮流。大家都這麼做之後,才從重複當中找到意義。重複的威力強大。
許多足球員和曲棍球員都留幸運鬍鬚, 這項風潮顯然由瑞典網球名將比約恩.博格(Björn Borg)帶起,他在溫布頓網球賽連勝期間拒絕刮鬍子(還穿著同一件Fila牌球衣),創下5連冠的紀錄。
運動員承受巨大的壓力,會相信這些奇怪的儀式也見怪不怪了。某項調查顯示,8成的運動員在上場前會做出一些迷信行為,包括一定要吃4個鬆餅,或至少要看到一次數字13等等。
儀式有助克服恐懼和焦慮
某項研究請大學生連續4天在家進行一套刻意設計的系列動作,像是握拳、拳心向上、深呼吸3次和閉上眼睛等等,學生們跟著研究人員提供的錄影帶和書面說明依樣畫葫蘆,整套動作歷時幾分鐘。
這套隨機的儀式能否幫助學生面對失敗?第7天的時候,參與者來到實驗室,一半的人又做了整套動作,另一半則沒有,然後,他們全都做了困難的電腦測驗。為確保他們全力以赴,答對者可獲得10美元的獎金,但參與者整體答錯率還是有20%。
該研究用一種特別的方式來測量人們對失敗的反應,他們利用腦波圖機器記錄腦電神經信號。讓參與者戴上連上許多電線的腦波帽,它能接獲大腦神經元的腦電活動,看出學生答錯時的反應。我們犯錯時,大腦會顯示出一種叫做「錯誤相關負波」的波形。
測驗前做過整套儀式的學生,錯誤相關負波幅度比較小,顯示他們對錯誤的反應較不極端。儀式似乎緩衝了學生面對失敗的沮喪,雖然他們對失誤的反應較小,但他們的成績並未較差(也沒有比較好)。測驗結果出爐後,學生表達感想,有人寫道:「重複動作似乎幫助我完成測驗。我想是因為做完那套動作能讓我更專注、更鎮靜。」另一人寫道:「測驗前先做那套動作能讓我冷靜、讓我覺得能控制一切。」進行儀式似乎能克服恐懼和焦慮。重複動作也許能滿足我們對於秩序和可預測性的需求。儀式也可能分散我們的注意力,隔絕負面思想,阻止我們一再煩惱。
一項網路調查詢問美國人在親人去世或結束一段關係時是否發展出任何儀式,人們這麼說:「過去15年來,我固定在每個月的第一個星期日去剪頭髮,我們以前都一起去。」「我找出以前約會時的合照,把它們撕成兩半,然後到我們初吻的公園,把照片燒掉。」「我每個禮拜洗他的車,就像他還在時所做的一樣。」
幾乎有一半的人表示曾經在面臨困難任務並感到焦慮時發展出某種儀式。這些儀式一般都是重複的活動,很少當場就形成。重複是人們生活儀式的一大特徵。
球迷的迷信儀式千奇百怪
熱情的球迷也得處理輸球和緊張的情緒,可想而知,許多球迷都有迷信的儀式。某項研究顯示,約4成的大學生表示會進行某種儀式來幫助他們支持的隊伍。最常見的迷信是穿上特定服飾、吃特定食物,諸如:「我穿上我買的幸運球衣,他們6度打敗紐約大都會隊。」「我先穿上球衣,如果愛國者隊中場落後,我就脫掉它。」「如果我早餐吃葡萄柚,他們就會贏。」球迷的儀式千奇百怪,有位女性球迷說她去看國家足球賽時,「不能刮腿毛。」休士頓航空曲棍球隊球迷說:「每場球賽之前,我把襪子放到冷凍庫冰兩小時,然後穿上它們去看球賽……很多曲棍球迷都這麼做,我覺得這讓我們多一點優勢。」
這麼做的原因是什麼?球迷們指出:「我做我該做的事。」「我可以幫助球隊。」「很多次這麼做都會影響結果。」以及「用我的好運去贏球。」迷信儀式似乎給球迷和他們支持的球星一種能夠掌控結果的感覺。
這些儀式很容易被貶為毫無效果的可笑迷信,但在壓力巨大、茫然若失的時候,扎實地進行一連串動作,能夠幫助我們振作精神,賦予我們掌控感。
習慣讓人滿足
我們會試圖解釋自己的習慣性行為,讓它們顯得正常且合理。
從底端擠牙膏的人認為從中間擠的人理當是錯的,或者,你裝捲筒衛生紙一定要朝特定方向,無論你選擇怎麼做,你都想出一套說服別人的理由。隨機模式之所以成為習慣,只是因為你一直這麼做。聽來也許可笑,但感覺非常真實。
在針對日常慣例的問卷調查中,表示自己「每天大多做同樣的事」的受訪者覺得人生更有意義。該研究作者之一珊曼莎.漢佐曼(Samantha Heintzelman)指出:「用途會自己跳出來。」人生意義可以來自於維持辦公室整潔、每日按時作息、每週和朋友吃一次飯、每天走同樣路線上班、上學。這是秩序人生的一致性,是我們每個人都能達成的一致性。
從重複變成喜歡,這種簡單的效果,有助於習慣的持續。當習慣對我們有幫助,甚或不好也不壞(例如擠牙膏的方法),喜歡這些習慣,只有好處,沒有壞處。這份良好感覺驅使我們日復一日地重複,直到獎勵變得不重要,還是持續下去。這些自我信念對我們有益,讓我們體會存錢、運動和效率工作習慣的好處,而且越是重複,就越珍視它們。
不過,我們最後可能會一直重複對我們沒有好處的行動,由於不斷接觸,讓我們對不理想的行為妥協。我們一直拖延、吃太多、動太少,因為我們一向如此。我們如此堅持的原因,只是因為重複慣了,最後還喜歡上我們的不良習慣。單純曝光效應的研究讓我們學到,要消除這種偏好的唯一方法,就是養成新習慣,透過重複執行,讓它變得熟悉又自在。(書摘出自「習慣力」,由天下雜誌授權,小標為中央社所加)(編輯:黃淑芳)1090820
書名:習慣力—打破意志力的迷思,不知不覺改變人生的超凡力量
譯者:劉復苓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2020年7月2日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