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胡晴舫回到寫作路上 群島推敲代溝尋回親密感

2019/8/15 17:30(9/19 18:58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政偉台北15日電)作家胡晴舫卸下光華新聞文化中心主任職務,投入創作,交出長篇小說「群島」。她認為近年的代溝議題是因網路而放大,在小說裡探討人性的本質,是要找回親密感的課題。

胡晴舫在2016年接受文化部派駐香港,擔任光華新聞文化中心主任,但仍念念不忘自己最鍾愛的寫作。在處理完階段工作,離開職位後投入創作,然後交出了「群島」的長篇小說。

胡晴舫趁著短暫回台的機會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回顧在光華新聞文化中心的工作。她說,過去2年的兩岸關係很冷,像是個大壩正在漏水,她自認是堵水壩的人,努力的把洞補起來,因香港跟台灣都是餵養她成長的重要地方。

胡晴舫出生於台北,台大外文系畢業後,赴美國念戲劇,曾在巴黎、東京、紐約等多個城市工作和生活。她成長的這一輩都往他方流動,接觸世界各地的訊息後,更想要傳達都市裡無名者的聲音。

胡晴舫說,每個作家都有自己的性格,她自認為是對應時代的創作者。她之所以愛香港、落腳此處,是因香港這個城市是充滿個人主義的,嚮往自由自在生活、不被人評論干擾,符合她的個人哲學。

胡晴舫看到香港的內在精神,多次書寫香港。在之前散文作品「無名者」裡,「那片我稱之為家的燈火」篇章中,寫出香港的時代感,點出令港人不自覺泛起的鄉愁。

身為小說家,「群島」與以往她的小說書寫手法有所不同,以類「議論」的形式,扣合現實議題,談論到太陽花學運、網路爭議、世代鴻溝的社會討論。

胡晴舫看見現代人面對網路世界的虛實,刻意用議論式的文體創作,想反映出網路世代裡充斥以「我」為主的文章。那是資訊爆發下,最終每個人仍以自我意見來看待社會上的事件。

寫這本小說的初衷來自她對「代溝」這件事感興趣,讓她想寫下「群島」這本書。但代溝不是今天才發生,只是網路讓這個現象更明顯地發生,而科技改變社會溝通的管道。

胡晴舫說自己並不相信「世代」,她重視的是所謂的「時代」。因回到人的本質,仍是在處理親密感的定義,包括上一代跟下一代的愛,愛人與親人間的摩擦與妥協,彼此如何接觸、溝通,並得到對方的愛跟忠誠。

小說書名「群島」隱喻生活在網海中的芸芸眾生,各自浸淫在自己的手指世界,看似密切、實則疏離,彷彿一個個的孤島。

在「群島」裡,胡晴舫以敘事者角色的「阿榮」作為隱喻,阿榮像極都市裡的無名者,在偌大的疏離城市生存著。以他的視角,在看到這幾年社會議題,見證科技改變環境跟人與人間的認知,而面對這些,不一樣的人性立場,如何去處理跟思考。

在小說中,胡晴舫並沒有定義任何一個角色是好人或是壞人,每個角色都接受了時間的洗禮,在時間的巨輪運轉下,都只是隨著各自的個性與際遇而生存下來。(編輯:張芷瑄)1080815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今村昌弘處女作另類推理 屍人莊3種願望一次滿足
172.30.14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