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首張心靈音樂專輯 蘇顯達小提琴訴花情

2018/7/16 16:32(7/17 11:15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魏紜鈴台北16日電)台灣知名小提琴家蘇顯達推出首張心靈音樂專輯「花之夢」,他說專輯不僅是對愛花母親的深情,也是對父親的懷念,「人生雖如花開凋謝,但每人皆能透過音樂長存對生命的感動」。

5歲開始學小提琴的蘇顯達,師事鄭昭明、李淑德和陳秋盛等教授,在法期間表現優異,考取百年歷史的巴黎市Concerts Lamoureux交響樂團,也曾擔任巴黎師範音樂院樂團首席,其演奏足跡遍及全球33國。現為台北藝術大學音樂學院院長的他,從法國返國30年間,投身音樂教育,門下學子已有20多人取得博士學位。

蘇顯達從小在台南善化長大,母親在家門前種了許多花,那片花圃是母親的最愛,「家裡有棵數十年的玉蘭花,每天都能聞到花香」,因此蘇顯達很喜歡花,他覺得這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去年父親過世後,母親獨居台南老家,「父母親讓我與音樂結緣,我也希望能把自己的音樂回饋社會」。

蘇顯達說,他從小學時祖母過世到現在,從未遇到親人離世,高齡95歲父親從生病到辭世的那段時間,只要睜開眼就問「我在等什麼」。他透露,自己常搭著高鐵南北奔波照顧父親,也從中感受到生命的無常與親情難捨,對他來說衝擊不小。

這張「花之夢」是蘇顯達首張心靈音樂專輯,財團法人夢蓮花文化藝術基金會出品,以花為主軸收錄了13首原創樂曲,由蘇顯達的學生王子承製作。王子承說,專輯內的所有曲目都以「光明」為概念,盼能引發內心良善。

值得一提的是專輯中的曲目,皆由蘇顯達演繹奇美博物館兩把典藏名琴完成:一為奇美鎮館之寶朱塞佩.瓜奈里.耶穌的小提琴「奧塞.布爾」。其中曲目「甘露雨」和最後一首Bonus「向日葵」則以450年名琴,加斯帕洛.達薩羅製作的「艾爾.杜烏比」演奏,樂友們可在專輯中比較兩把名琴風采。

每個人對音樂的解讀和感受不同,「花之夢」對蘇顯達而言,是種對生命透徹感悟的表達,他說:「如果只是片段呈現音樂,那僅是曇花一現的美感,音樂本該建立在能感動自己的定位上,這張專輯給自己最大的感動,就是自我心境沉澱的力量。」

蘇顯達解釋,每年看著家鄉門前的花圃,讓他感悟「花有盛放也有凋零,這不只是花的生命歷程如此,放諸萬物也一樣,無人例外」,因此這次推出心靈音樂專輯,他非常希望大家聽到音樂就能聞到花香。專輯內還附有「花種子紙」,只要將紙入土栽植,便能種出屬於自己的花香夢想。

蘇顯達透露,老師陳秋盛曾稱他會為音樂「造型」,「音樂在你手上是可看到畫面的」,這句話令他印象深刻。因此,如何讓音樂流動也是他總在思考之事:「音樂就像遠古前的造山運動,必得經過海浪沖刷和次次潮起潮落,山才會有他自己的姿態。音樂也一樣,音樂家要先對樂曲有所認識,設計雕琢呈現,才會留下意義。」

「生命有時,但音樂可長存,我們都要為自己的人生寫紀錄。」蘇顯達認為,每個人都會面臨此刻,每人對音樂的感受也都有不同面向的心得,「每個生命都是有保存期限,唯獨專輯沒有。」現階段的他,想把最好的作品保存下來。

隨年紀增長和經歷累積,蘇顯達以前年輕時會很在乎台下聽眾的評價或人數,現在反而不那麼看重了,「現在我只想分享有感的音樂給大家」,現在的他珍惜每場音樂會的演出機會,更在意的是盡其所能呈現自己:「只要認真且保持熱情面對音樂,相信聽眾們都能很有感受。」(編輯:陳怡璇)1070716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72.30.14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