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勝選 學者:國防政策得以延續但可能微調細節
(中央社記者游凱翔台北13日電)民進黨賴蕭配勝選,學者分析,賴清德將在既有基礎上延續蔡總統國防政策,但因民進黨國會席次未過半,可能會微調執行細節。由於預判中國將自明天起在軍事、經貿上對台施壓,賴清德應即刻組國安團隊,無縫對接蔡總統團隊。
2024總統大選結果揭曉,由民進黨賴清德、蕭美琴勝出。
國策研究院副院長郭育仁分析,賴清德有三大工作必須立即推動。在國家安全上,賴清德應立即籌組國安團隊,與蔡總統國安團隊能無縫對接,因為預判自明天起,中國將在軍事、經貿上對台施壓,並不會等到5月交接。
此外,郭育仁也說,雖然無法與中國建立檯面上的溝通,但必須建立檯面下機制,以防止誤判情勢;同時必須與民眾黨展開溝通,尋求兩黨在立法院能合作。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林穎佑指出,只要解放軍存在並持續增強武力、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對台政策沒有改變且不放棄武統台灣,台灣的國防戰略與國防政策一定會隨敵情威脅調整;籌建潛艦、兵役等國防政策方向不會隨選舉結果而大幅改變,頂多隨局勢發展微調,以達到與時俱進。
由於此次國會選舉結果是三黨立委不過半,是否未來相關國防政策的推動會更困難。林穎佑認為,包括美國等大國,現行的國防組織已無法像過去一樣閉門造車,未來國防部必須更加積極增進國防透明度及軍文、軍媒、軍民關係,這代表國防政策必須強化與國會、媒體、民間的溝通,以落實全民國防。
林穎佑表示,若有越來越多熟悉國防的專家擔任民代,自然就能有效去扮演監督政府角色,甚至能藉專業問政讓民眾更能了解國防。例如國艦國造推手之一的前海軍上將陳永康、解析認知作戰專家沈伯洋等人都是,也因此國軍雖在推動政策上相較過往會更有挑戰,但這也必然會驅使台灣國防持續進步。
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揭仲指出,賴清德競選期間所提的國防政策大多為原則上的敘述,應是依循總統蔡英文國防政策,尤其潛艦國造雖然在選戰期間一度成藍綠攻防議題,但民進黨不可能停止此重大建案。另外,國軍的軍事戰略大架構、軍購案、強化國土防衛、民防韌性等政策主要是在美國建議下改變,這部分也不太可能會有重大改變。
但揭仲認為,比較有可能變化是國軍的歷史傳承,例如今年適逢黃埔百年,以及國軍內部保有的傳統符號、部隊名稱去中化(長城、武漢、崑崙部隊等名稱)、蔣中正銅像等,則較有可能進一步去調整。
國防部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學者蘇紫雲則指出,觀察近年世界局勢,可看出民主陣營的國防戰略除聚焦供應鏈安全外,也強調跟潛在盟國、夥伴擴大國防工業合作,而台灣在既有國防自主能量上,未來可能持續擴大打進美國供應鏈,並兼顧國防自主裝備的生產,顯見賴清德的國防路線大方向不會改變,但隨著情勢發展或國會三黨未過半可能有細部調整。(編輯:林淑媛、楊凱翔)1130113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