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鼓勵青年下鄉難解失業 長期釀更多社會問題
(中央社記者吳柏緯台北8日電)中國近來持續鼓勵年輕人下鄉,國防安全研究院中軍所助理研究員方琮嬿認為,這樣的政策難以改善失業問題,躺平或考公職顯示出當下年輕人的掙扎,短期內雖然不會出現大規模抗爭,長期仍會衍生出另一波社會問題。
國防安全研究院「2023台北安全對話」今天舉行,美國、英國、新加坡、印度等國專家學者與會,探討中國對全球秩序與民主構成的挑戰。方琮嬿在「中國內部治理與金融發展」場次,針對中國經濟與青年失業率問題發表看法。
方琮嬿提到,中國在面臨青年高失業率的情形下,動員企業創造工作企業、鼓勵青年下鄉吃苦,這樣的方式是不管用的,原因之一是青年失業率是結構性問題,並不能透過簡單的擴大供給就解決。
中國目前面臨的一大問題在於找工作的年輕人非常多,其中有許多擁有大學、研究所的學歷,他們期望的是白領工作而非藍領。過去私人企業所提供的白領工作機會大概占了全部的80%,然而近年來中共加大了對於高科技、房地產、教育機構的監管,這使得原本私人企業得以提供的工作機會消失了。
她也提到,雖然中國官方試圖鼓勵年輕人投入藍領工作,然而對於擁有高學歷的年輕求職者來說是不實際的。
至於青年失業率高對政權的影響,方琮嬿表示在可預見的未來並不會看到中國年輕人走上街頭抗爭,雖然他們可能對於現況不滿,但相較於上個世代的動員能力,他們更加傾向透過網路的方式表達。
方琮嬿在會後接受中央社記者的採訪時進一步提到,目前中國年輕人的對抗行動除了大量投入考公務員的行列外,也採取偏向消極的方式,而非集體性抵抗,包含「躺平」、「當全職兒女」甚至是個人展現較為激烈的自我傷害手段。
她說,中國經濟疲弱,從出口、外資直接投資等指標都反映了這樣的情形,而且會持續。這樣的環境無法解決青年失業問題,青年失業的情形恐怕會越來越糟。長遠來看,當既有的方式已經完全失靈、資源耗盡後,勢必面對更加嚴苛的情形,以及其他社會問題。
她強調,雖然在短期內並不認為中國年輕人會走上街頭抗爭,但是不代表以後不會有,「因為問題是持續累積的,現在可能還沒到臨界點」。(編輯:張淑伶)1121108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