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中國國務院:堅決查處地方政府新增隱形債務

2023/8/29 17:20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台北29日電)中國國務院昨天提出預算執行報告,表示要防範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制定實施一攬子化債方案。報告強調,加強跨部門聯合監管,堅決查處新增隱性債務行為,防止一邊化債一邊新增。

中國近年經濟下滑,地方財政收入大減,債務規模快速攀升,特別是隱性債務還本付息壓力山大,恐引發金融風暴。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4日召開會議,提出「要有效防範化解地方債務風險,制定實施一攬子化債方案」。

綜合第一財經、中國新聞網報導,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28日審議「國務院關於今年以來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報告」明確下一步財政五大重點工作之一,是「防範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

「報告」指出,制定實施一攬子化債方案。中央財政積極支持地方做好隱性債務風險化解工作,督促地方統籌各類資金、資產、資源和各類支援性政策措施,緊盯市縣加大工作力度,妥善化解存量隱性債務,優化期限結構、降低利息負擔,逐步緩釋債務風險。

「報告」並指出,加強跨部門聯合監管,始終保持高壓態勢,強化定期監審評估,「堅決查處新增隱性債務行為」,終身問責、倒查責任,防止一邊化債一邊新增。

報導稱,目前中國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總體安全可控,但受經濟下行、財政收入下滑、舉債規模增加、償債進入高峰期等影響,一些市縣償債能力弱,債務風險較高。而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又主要集中在隱性債務,即地方政府在法定政府債務限額之外直接或者承諾以財政資金償還以及違法提供擔保等方式舉借的債務。

報導提到,今年以來,個別地方政府公開表示靠自身能力無法化債,疊加一些城投公司出現流動性風險事件,引起市場對地方債風險擔憂。

上海財經大學教授鄭春榮指出,國務院報告表示地方統籌各類資金和支援舉措來化債,因此未來地方政府需要統籌協調資產,兼顧資產與負債管理,充分挖掘可化債資源。由於目前經濟欠發達的市縣,可騰挪的資金資源有限,化債壓力最大,因此這些債務負擔重的市縣被重點關注。

財達證券副總經理胡恆松表示,根據上述報告,當前化解債務風險,主要是解決存量債務償還壓力過大問題,主要透過債務置換使得「低息長期債券貸款來置換高息短期債務」,節約資金成本,緩釋風險。

報導指出,目前中央支持地方化債舉措逐步明朗。根據多個省分公開訊息,不少省分積極與財政部對接,爭取納入財政部擴大建制縣區隱性債務化解試點工作,獲得「特殊再融資債券」額度,從而透過發行再融資債券來置換部分隱性債務,從而延長償債期限,並降低利息,緩釋風險。

目前機構普遍預計這一「特殊再融資債券」額度在人民幣1兆元(約新台幣4.37兆元)以上,按照地方債限額管理規定,這一額度上限不超過2.6兆元。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報導引述中央財經大學教授溫來成指出,這項「報告」突出跨部門聯合監管隱性債務是一大亮點,因為隱性債務關係到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公司,多數地方由當地國資委主管,地方財政部門主要做一些統計工作。融資平台違規舉債又涉及多個部門,僅靠財政一家顯然難以管控,因此需要財政、金融、國資、審計、人大甚至紀檢監察等多部門聯合起來,強化治理。

溫來成表示,要真正落實地方債終身問責、倒查責任,將違規舉債落實到具體的官員頭上,並公開曝光典型案例,這樣才能真正起到威懾作用,否則壓實地方主體責任難落實。(編輯:楊昇儒/邱國強)1120829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