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痛卻醫腳 中國經濟不振藥到病難除
從消費、進出口到投資與產業補助,中國官方不斷宣布各式政策,盼從經濟泥淖中掙脫。然而一切的努力不但難在數據上兌現,更換來「遲不到位」、「隔靴搔癢」與「力道不足」的評論。官方試圖為經濟把脈,頻開藥方,卻似乎離治癒有一段不小的距離。
「數據」是一探中國經濟走勢的依據,而從今年第2季以來幾乎呈現全面熄火。在一片電梯向下的大局之下,少數節節高升的是青年失業率屢創歷史新高,以至於最新的統計報表已經決定「優化」而暫停公布。
這些數字無疑是加深了擔憂,強化了經濟不振的訊號。
然而「透明度」也是另一個令信心難以提振的問題,畢竟在過去這段時間內,國際社會不只一次點名這些來自政府的數據可能有美化的嫌疑,中國真實的經濟情況恐怕更加嚴苛。
不只國際社會與投資人,中國的智庫學者也早就對表現不佳的經濟數據提出預警,點名經濟復甦的痛點集中於5個20%,分別為「青年失業率超過20%」、「工業企業利潤年減超過20%」、「地方政府土地出讓收入下降20%」、「房地產新開工面積下降20%」,以及「消費者信心指數缺口高達20%」,並且斷言「官方若不及時以政策介入,難期待經濟自動好轉」。
面對這樣的情況,中國官方當然沒有袖手旁觀,畢竟在抗擊疫情成功之後,經濟自然應該走上疫後復甦的道路,沒有第二條路。
一如外界預期的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在7月底召開了討論經濟情勢及部署經濟工作的會議,直指目前中國國內需求不足及企業經營困難,更喊出將「穩就業」提高至「戰略高度」、推出促進民間投資等一攬子政策。
在政治局的宣示之下,從中央部會到地方政府,各種振興經濟、促進消費的條例措施橫空出世,並且圍繞在當紅的汽車製造、財務問題與銷售情形備受關注的房地產、關乎民生但是動能不足的電子產品與家電消費,以及餐飲旅遊等服務業。
具體的手段則是「毫不意外」的降費、減稅,放寬融資限制,或是給予適當補貼。
至於在預料之外,則是中國人民銀行(中國央行)在短短兩個月內,兩度調降政策利率。這樣的「積極」被解讀為回應復甦乏力、房地產市場、股市持續低迷等情形的政策強心針。
然而不論是意料之內的財政工具,亦或意料之外更加積極的貨幣政策調控,在市場、產業與普羅大眾的「體感」上卻是隔靴搔癢。
事實上,不少經濟學家都認為,中國的政策支持力道需要加強,而且必須對症下藥。在增加消費補貼的同時需更加著重有效性。
舉例而言,汽車、房地產與電子消費領域的消費刺激政策已經很長一段時間在浪口風尖,卻也出現了極為明顯的邊際效應,對於帶動經濟的效益可能極為有限,更不用說如房地產本身成了此時此刻拖累經濟成長的原因之一。因此,在新一輪的政策仍然圍繞著這些產業,效果令人質疑。
另一方面,有些經濟學者則持續呼籲政府發放現金藉此促進消費意願,活絡市場。只不過,最終盼到的多是地方政府選擇以消費券代替現金,而且由於消費券使用上限制重重,因此實際的效力有限。
近期官媒更直接稱發錢的成本過高、效果有限,且會加重財政負擔,這種方式在中國不可行,等同是將這扇政策大門關上,想要促消費得另闢蹊徑。
在大量看似華麗的政策之下,或許應該要問的核心問題是,在不穩定的情勢與缺乏信心的情形之下,要如何擴大內需,擴大消費的意願,恐怕才是核心的問題,以及解決當前困境的唯一途徑。否則,即便有再多的經濟政策組合拳,用錯方式,小則遲遲等不到回饋,大則可能成為傷人也自傷的七傷拳。
因此,即便在政治局會議之後,中國從上到下陸陸續續宣布了數十種刺激經濟的政策,但從市場到學界,普遍悲觀認為難以喚回信心,畢竟太多新瓶裝舊酒而缺少真正的突破。
吃壞肚子造成上吐下瀉,除了當下的藥物治療之外,調整飲食習慣,避免接觸不潔的食物也是極為重要的。
然而當前的中國面對經濟的一瀉千里時,比起慢慢調理,更加追求藥到病除的特效藥,此舉雖然可以解決一時的不適,但長期來看難以根除且仍可能會復發,且一次比一次重。
而且要是開錯藥方或是藥效不夠,不但沒能解決問題,反而會使病情加重。(編輯:曹宇帆)1120818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