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中國民眾紛反映2度染疫 張文宏:做好因應準備

2023/4/23 20:57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台北23日電)中國去年底防疫鬆綁引發大規模感染後,部分民眾近日來陸續反映第2度感染COVID-19,甚至全家都2度感染,擔心下一波疫情是否捲土重來。中國防疫專家張文宏表示,要做好因應二次感染的準備。

綜合中國網路訊息,約自上週起,部分中國民眾陸續上網表示,自己或家人4月以來第2度感染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並貼出抗原(快篩)呈陽性的照片,稱為「二陽」(指第2度感染呈陽性)。

其中一名江蘇南京女性表示,自己與母親、男朋友、表妹的男朋友等人,自4月2日起先後出現COVID-19癥狀,經快篩後均呈陽性,都是第2度感染,距2022年12月首度感染有3個多月。而自己2次感染都適逢生理期,抵抗力較低時更容易被感染。

另一名重慶女性則指出,她的丈夫首先被檢測出陽性,是二次感染,但只有拉肚子及咳嗽,症狀比第1次要輕;自己則被丈夫傳染,是首次感染,出現發燒、無力及喉嚨痛等症狀;兩個孩子也出現輕微發燒及咳嗽,還沒做快篩,但應該也被感染了,目前請假在家沒上學。

另一名廣東民眾則說,自己已進入「二陽」第3天,有鼻塞、咳嗽、味覺喪失等症狀,但呼吸道症狀比第1次感染輕很多,整體症狀也沒有第1次嚴重。如果以後3個月就來一次疫情,擔心自己的免疫力會受損,心裡很害怕,但仍要保持樂觀。

中國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上海)主任、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20日在上海出席一場論壇時表示,數據顯示,如果COVID-19病毒發生變異,6個月後會慢慢出現2次感染,一般規模不大。但若病毒變異有效突破了人體為對抗前一波病毒而形成的免疫屏障,第2波就會形成感染高峰。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張文宏說,2次感染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在第1波疫情中感染過的人免疫力逐漸衰減,二是在第1波疫情中未感染的人在第2波疫情中被感染。根據監測數據,目前中國很多感染者的情況是後者,而60歲以上及未曾接種疫苗者的2次感染風險較高。

他表示,因應COVID-19的2次感染,需關注較脆弱的族群,且不斷地監測、預警,做好藥物儲備,對任何變種病毒的到來作出快速反應。同時建議脆弱族群在上次接種疫苗6個月以後,再次接種疫苗。(編輯:邱國強)1120423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6